昨天晚上,第五次上中工會中醫概論,介紹中藥,以清代汪昂的「本草備要」為主要資料。 中藥的搭配,比較像是「多維向量空間」的問題,當人體偏離了正常的平衡點,我們如何利用不同中藥的組合,把人體拉回到這「多維向量空間」裡的平衡點。很多「中醫現代化」的研究,都著眼在提煉單味中藥裡的某些「有效成分」。這種思維,來自西藥研發,把某種化學成分,和某種疾病,做一對一的連連看。如此的研究方式,在中西方已做了二三十年,雖然有一點點小的進展,整體而言,還是事倍功半,結果相當有限。 我們應該把這種「化學思維」改變成「物理思維」,以「多維向量空間」的理念來研究中藥的搭配,等到臨床上可以充分發揮中藥的功用,對藥方有更多的掌握後,再來討論單味中藥裡的「有效成分」。畢竟本來生物化學裡認為的某種有效成分,不一定就是中藥藥方治病的原因,就好比桂枝湯、葛根湯、麻黃湯等常用的「感冒湯方」,都不在直接抑制感冒病毒,而是藉由發汗、調節陰陽等,讓人體回到正常狀態,如此的思維,和以生物化學為主軸的西醫學,很不一樣,而這些湯方的臨床效果,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驚人的智慧!

中工會中醫概論第四節課投影片:CIE CM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