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s

這次的中醫概論課程已接近尾聲,第七堂課我們返回來討論針灸,也讓學生們試一試下針的感覺。

絕大多數的人學習針灸,都是由努力記住經絡循行、穴位位置、穴位特性等開始,很少人會往後退一步,想一想其中的整體性,為什麼手臂橈側內面是肺經,橈側背面「正好」就是肺臟對應大腸的大腸經?為什麼手臂中間內面是心包經,中間背面「正好」就是心包對應三焦的三焦經?為什麼手臂尺側內面是心經,尺側背面「正好」就是心臟對應小腸的小腸經?而如果我們把六個足經剖面展開,在幾何抽象意義上,腎經位置也對應膀胱經位置,肝經位置對應膽經位置,脾經位置對應胃經位置。臟腑的對應,和經絡幾何位置對應吻合,是巧合嗎?還是造物者精心的安排?

還有很多可以思考的問題,譬如為什麼手足陽經的安排都是「開 – 樞 – 合」,而手足陰經的安排都是「開 – 合 – 樞」?這樣的安排,和傷寒論的六經病理與治療有什麼樣的關係?肝經與脾經在腹部及小腿多次交叉,幾何相對位置互換多次,在頭頸以下,是十二正經中較特殊的現象,而臨床上肝脾的問題往往一起出現,雖然說肝剋脾、脾反侮肝,肝脾問題一起出現的頻率比心肺、脾腎、肺肝、腎心這四對「相剋」高出許多,這也是巧合嗎?

雖然這些問題很難有確切的答案,討論結果不免流為清談,然而,其中隱含的關聯,對臨床看診有很多的啟發,至少對我個人有很大的用處。這樣「配電系統」的思維,加上古典治則如原絡治療、俞募治療、會郄治療等等,讓針灸變得非常有趣,而不只是死板板的背誦而已,針灸大成等針灸古書讀起來也變得活躍許多。

所以,我的學生請不要問我「某某穴治什麼?」,這種針灸治療上「次要」的問題,自己上網去查,我要你們學的是整體的結構,以及各種治則的靈活運用,而不只是「某個穴位與某個病症的對應」。很可惜,這種死板板的「穴位與病症的連連看」已成為各地中醫學校的主流,連美國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對針灸的研究補助(grants)也只停留在這個層次!

這裡是第七堂課的投影片:CIE CM II 07

針灸介紹

 

經絡圖、醫療保險

 

傳統的針灸學習方法

 

子午流注、十二正經

 

人體模型與六經模型

 

十二正經走向與連結

 

六足

 

肝經與脾經多次交會

 

六手

 

六足横截面圖

 

一些想法

 

肝經、脾經排列位置與開合樞的次序

 

經絡與內臟

 

奇經八脈

 

下針

 

問題與討論

 

 

 

 

學生試針

 

示範:養老透間使

 

示範:膝五針

 

(中場休息)

學習方法

 

特定穴

 

治則

 

奇經八脈會穴

 

五門十變

 

頭痛例子

 

位作用

 

學習方法

 

回陽九針、十三鬼針

 

難字表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