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Nike及Apple決定對針對運動手環的集體訴訟案(class action lawsuit)提出和解並同意賠款,也就是說這兩家大公司承認Nike製作、Apple行銷的運動手環不準確,無法如他們廣告所言,可以正確量測一個人每天的運動量及卡路里消耗量,詳細的報導可以參考華爾街日報:

The World Street Journal:Nike, Apple Agree to Settle Nike+ FuelBand Class-Action Suit

其實,沒有一家的手環、手錶可以正確量測一個人的運動量,我戴過Nike、Fitbit、Jawbone等所有市場上知名品牌的測運動量手環、手錶,都是用motion sensor來紀錄手環、手錶被移動的加速度、方向等,再想辦法用數學公式來「猜測」使用者的活動模式及可能的運動量。這樣的「猜測」,本來無可厚非,或許可以告訴使用者一點點活動量的參考訊息,只不過準確性及對使用者的幫助,被所有廠商誇大了,好像使用者每天都達到預設的「運動量」,身體就可以健康,而使用者也爭相在網上比較大家的「每日運動量」。

這次的集體訴訟案和解,基本上是把「業界都知道的秘密」公開給消費者,讓消費者知道,沒有一個測量運動量的手環、手錶是準確的,他們對人的幫助其實是很小的,最多只是提醒使用者多動一動,至於該怎麼樣動及多動一動是不是適合每一個人,廠商就不管了。

然而,這件事背後真正值得討論的是,為什麼那麼多的消費者願意花上百美金,買一個原本不到五美金的「計步器」?原因在於現代人對數字的迷思,認為只要有個數字去觀察、去遵守,問題就可以解決,至於數字怎麼來的、背後的理論根據、數字的代表性、準確度等等,就「太複雜了」、「不用多管了」。

這其實是現代人對管理自己健康的一個很大迷思與錯誤。很多人每天很緊張地量血壓、血糖,體檢時只知道盯著那些驗血報告上的數字,卻不知道仔細聆聽身體發出來的許多訊息,寧可盲目地依賴幾個不準確的數字,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一般的西醫也不斷要求病人服用藥物去控制幾個數字,對於這些數字的代表性、準確度、對整體健康的意義等等,恐怕連很多臨床西醫自己都搞不清楚,硬用西藥把幾個數字壓了下來,卻讓整體健康越來越糟!前一陣子翻到一篇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文章,討論現在的臨床醫師什麼都得靠儀器才敢確診,文章諷刺的寫到:「病人送到急診室,小腿往前彎折90度。骨頭都露出來了,還是得先照X光,才敢說是骨折!」

如此的演變十分可悲,幾年以後,很多人可能連自己吃飽了沒有、自己有沒有頭痛等,都得靠「穿戴式電子產品」來顯示數字,即使已經頭痛的在地上打滾,如果「頭痛指數」沒有達標,還只能在臉書上說:「今天很幸運,沒有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