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本為古人計算日期使用,五行搭配五星(行星),古人藉由觀察天相,來記錄日子,黃帝內經中借用五行,敘述人體如何運作,由於古人認為人體的運作與大自然是相呼應的。木、火、土、金、水,對應到五臟,肝、心、脾、肺、腎,而每臟器也可以對應人體的情緒,悲、喜、思、驚、恐。例如:肝不好,就愛發怒,愛發怒又對肝不好;又如許多工作疲累的病人,容易導致肝血虛就導致易發怒;脾主宰著思慮,思慮過度會影響胃口,胃口不良;肺主宰悲傷,過度悲傷會影響肺,容易有咳嗽的症狀發生。五色,青、赤、黃、白、黑,也對應五臟,肝、心、脾、肺、腎。藉由五行把人和自然的互動作一個邏輯性的歸類。中國古代早有解剖學,當中記載各個臟器的特徵,中醫發現臟器的組成不能獨立而言,而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中醫所說相生相剋,不僅是字面上的意義,其中有更深層的含意。五行相生相剋的意義,相生:有幫助、增加的意義,但不一定是好的幫助或增加,就如肝實,發生肝實的狀況下,再增加它,實際上會更糟糕。剋:有控制、管理的意味,例如:土克水,土管理水不氾濫。

舉例來說:
古代范進中舉,因為考取功名多年,中舉後大喜發狂,旁人見道:乃因過喜傷神,並告知旁人找來范進最畏懼的丈人前來,丈人見狀,並大聲喝止,范進因驚嚇而立刻回神。這就是一個利用五行的觀念來治病的例子,因為心主喜、主神,腎主恐,利用范進恐懼的情緒來壓制他本來心過喜而傷神的方法,使它恢復本來的情志。

現在臨床很多美國小孩被定義為"多動症"(ADHD), 中醫診斷其實問題出於脾和肝的問題,由於小朋友常常不愛吃正餐,長期下來營養不足,造成肝血不足,在肝和脾損傷後,常常表現出過動的症狀,中醫我們不治它的大腦,反而調整它的脾胃後,發現小朋友開始正常飲食,肝血正常了,也好好睡覺了,多年的"多動症"藥也就可以停服了。

黃帝內經提到,治肝癌必須要注意,強脾胃,防止便秘,因為肝屬木克脾土,肝不好後脾胃會越來越差,肝癌晚期通常有腹水情形,先把脾胃強建,可以預防肝病對脾胃的影響。金剋木,大腸和肝臟的相剋關係,大腸不通或便秘了,對肝會有很大的影響,事實上在西醫生理學上,消化系統的靜脈血先回到肝再回到心臟,所以大腸不通暢對於肝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也符合中醫生剋的理論,所以治肝時,要把源頭和結尾先掌握,這就是中醫治病的準則、原理,因此生剋的原理並不玄,都是有應用上的實質性。

(語音檔案由世界日報提供,文章摘錄自語音檔案內容,部分文字略有異同,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