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病例挺特別的,病人七十多歲,七月下旬覺得右手無力,身體右側協調有些不順,家人擔心是中風,趕緊送史丹福大學醫院住院檢查。腦部核磁共振影像(MRI)果然發現腦内有個小血栓,確診為中風,但情況很輕微,沒有治療,兩三天後病人自己復原,似乎沒有什麽大問題。本來準備出院了,醫生為了保險起見,特意多做了一些檢查,發現事情非常嚴重,MRI影像顯示心房内有兩個巨大的血塊(blood clots),分別為三公分及兩公分多,醫生們擔心病人隨時會猝死,不但不准出院,計劃立即安排心臟手術,取出血塊。

心臟内科醫生緊急知會心臟外科醫生,心臟外科醫生本來也感到手術的急迫性,然而,醫生們會診仔細評估病人情況後,認爲手術風險過高,同時,因爲他們不知道病人心臟内爲什麽會有那麽大的血塊,即使這次手術順利取出血塊,短期内心室或心房裡可能又會出現新的血塊,不可能再度手術取出,因而認定這樣的手術意義不大。在沒有什麽好辦法下,醫生們只能給病人抗凝血劑(blood thinners),希望能阻止這兩個血塊加大,也減少其它血塊的產生。不過,這裡有個重點,抗凝血劑只能避免血塊加大,並不能分解這兩個巨大血塊,醫生們認爲最好的情況是,大約六個月後,兩個血塊可以自我包覆起來,成爲兩個穩定的「小石頭」,雖然會永遠在心房裡占據空間而減少心房内的血量,至少不會讓病人有生命危險。病人在醫生們不放心卻也沒辦法下,出院在家休養,每天服用抗凝血劑,每一兩週回醫院做血液檢查。

不用説也知道,這樣的情況下,病人家屬會有多麽擔心,好像每天都有可能突然出現危急。這個時候,我介入了治療。病人是一位知名人士的母親,受到史丹福大學醫院及各個西醫的高度關注,我心理壓力挺大的。倒不是我覺得病情多麽複雜難治,而是那些頂尖西醫們時時刻刻盯著看,就算病人各種症狀消失、中醫評估良好,如果沒有西醫儀器的證實,也是啞口莫辯,還是會被打得滿頭是包。

中醫怎麽治療?還是那句話,辨證論治,而不要被西醫的病名給迷惑了、分心了。病人結代脈明顯、肝血虛、心陽虛、下焦寒濕等等,細節在此不深入解釋。中藥方以炙甘草湯加生附子、炮附子等爲主。病人從七月底開始服用中藥,結代脈、失眠、體力不佳等情況持續改善,病人自己覺得挺好的。不過,病人家屬還是十分擔心,畢竟那些中醫所謂的「改善」似乎都是「主觀的」,不如儀器檢測來的「客觀」、「有科學根據」。其實,也無可厚非,中醫總不能每次都叫病人及家屬「乖乖聼我的」,如果真的大幅改善,遲早西醫檢測也應該可以得到「明明白白」的證據。

今天早上,病人回西醫院做心臟MRI影像檢測,心房内兩個巨大的血塊去除了90%,剩下原來的十分之一左右!心臟科醫生們很難解釋這樣的發展,抗凝血劑不能減小已經形成的血塊,而這麽巨大的血塊幾乎不可能在兩個月内經由人體自我化解。一方面有了確切的MRI影像證據,另一方面心臟科醫生也知道西醫治療無法達到這樣的效果,邏輯推理下,也就得猜測「可能」是中醫治療的效果。當然,要這些頂尖西醫承認中醫治療比他們西醫治療有效,是件很困難的事情,下週心臟科醫生和我將面對面討論,我不期望他們聽得進去中醫「寒熱」、「心陽」、「肝血」等等的概念,只期望他們放下成見,願意觀察及記錄中醫臨床的治療效果,讓更多的病人得到中醫的幫助,而不是被推進冷冷的手術房,承受心臟開刀的高度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