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看待人體是以一個宏觀的角度看待,可比氣象學,大氣中的天氣變化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而中醫遵循主要的大方向,例如:洋流、溫度在大氣中的變化來預測天氣的走向。 人體的運作非常複雜,古人將人體臟器的互動由宏觀的角度來形容,建立人體的模型,由陰陽五行的觀念衍生。古人觀察大自然的現象與人體各個臟器所表現出來的特性與特質來加以形容,如:木、火、土、金、水代表各個臟器的不同性質,建立起一個模型,並非玄學,而是經由數千年觀察內臟的互動,來給予名詞形容以及建立一個具有邏輯性的模型。

陰:看的見的東西,如:血液的流動。陽:看不見的東西,如:動能、力度。 陰、陽只是一個程度上的比較,就溫度而言,七十度相較於九十度顯示為陰,但相較於五十度,就為陽,陰與陽只是說明一個相對的關係。例如:心臟在中醫來說屬於陰臟,但是由於偏於上半身,相對於腸胃,就為相對陽性。陰陽五行就是古人建立的模型,然後反推,就像我們所說的反向工程,由症狀反推體內的變化。陰陽可以轉換,就像愛因斯坦說:"能量和物質是互相轉換的"。每個人每一天都在進行陰陽轉換過程。正常的陰陽狀態:前額稍涼,手腳要溫熱,手掌要熱,手背要涼,腳底要熱,腳背要涼。這是一個體溫陰陽平衡的基本表現。

"陽"為人體活動的動能,"陰"屬於人體物質方面,人體白天活動,為陽氣旺盛的時間,大自然受到陽光的溫煦,就有能量運動,人體開始活動,當太陽下山後,屬於靜態,陽氣必須回到陰的部分來滋養,所以人體需要一個睡眠、休息來重新滋養第二天所需的能量, 陰與陽代表的意義就是整個能量循環的過程,人體基本上是依照大自然的規律來運作,天人相應,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五臟六腑也是符合大自然運行的時間運作,正所謂順天而生,順應天時來養生或工作,為人體最自然的生活型態。人本不屬於夜行性的動物,現代人日夜顛倒,違反了大自然的運行,長期下來身體會有問題發生,應該順應大自然的時間來作息,這樣才能達到陰陽調和的狀態。

有些人習慣性白天睡覺,晚上活動,這種情況就與大自然的運行不相應,就如潮汐來說, 其實對人體也有影響,在人體有所謂七日律,有很多人體規律和七有相關性,新月至滿月周期為二十八天,就如女孩子的經期,與自然是相關聯的,因此習慣性日夜顛倒,對於五臟的運作還是會有一定的傷害。

中醫講的氣血流注時間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為膽經流注時間,而凌晨一點至三點為肝經流注時間,中醫認為這期間一定要睡覺,而且西醫也觀察到人體有生理時鐘的現象,如果這個時間不睡覺,證據顯示,人體所攝取的油脂容易會便成壞的膽固醇(LDL),如果這段時間正常睡眠,顯示油脂轉換成好的膽固醇(HDL),西醫觀察到,這段時間不睡覺,但是加長睡眠的時間,油脂仍然無法轉換為HDL,目前還無法解釋,但是中醫兩千年前就解釋這段時間為肝膽經的流注時間,血液要歸肝,而中西醫都認為血為一個過濾液,這段時間不睡覺就會產生問題。

中醫認為人體就像一個黑盒子,我們不切開人體而人體裡面的變化,無論多細微的症狀, 都會顯露到表面,雖然細微,仍然是一條線索,就如手腳冰冷,就是陰陽不平衡了,就是一條線索,至於如何造成手腳冰冷,就有待於探查其他的線索來發現問題的根本。

 (語音檔案由世界日報提供,文章摘錄自語音檔案內容,部分文字略有異同,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