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人工智能
中國開發的人工智能DeepSeek R1,最近受到世界媒體及各類人士的大量關注,甚至震撼了世界科技中心、人工智能的聚集地矽谷!中醫人工智能的話題也免不了再次跳出來,許多人工智能專家、高科技投資人、朋友、讀者、病人們都在問我一樣的問題,希望我闡述一下我對中醫人工智能的看法及可行性。
我從十多年前就開始關注中醫人工智能,也實際參與過一些計畫。中醫人工智能有許多的問題,包括資料的可信度、完整性及品質問題、治療效果的驗證、缺乏大量長期追蹤的病例,甚至各個學派的衝突等等,問題很多,都得一一解決及突破。目前市面上宣稱中醫人工智能的系統,幾乎都是以症狀對應方劑及中藥材為方向,為加權比重搜尋及樹狀判斷的專家系統,那是幾十年前的思維,並非Neural Network(類神經網絡)、Machine Learning(機器學習)、Large Language Model / LLM (大型語言模型)等等大家心中所謂的人工智能。也因為如此,目前市面上宣稱中醫人工智能的系統,其實不會比在網路上用症狀來搜尋中藥方劑及中藥材好多少,Google及Microsoft Bing等的最新智能搜尋整理,往往可以提供更好的藥方參考。而無論是目前市面上宣稱中醫人工智能的系統,或者網上智能搜尋整理,都和有基本臨床功力的中醫師相差許多。
然而,山不轉人轉,幾位人工智能及醫學專家給我換了一個題目,以只能使用目前有的人智能工具為前提下,能不能很快地產生有價值的中醫人工智能?答案是可以的,至少可以遠高過目前市面上宣稱中醫人工智能系統的水平。
怎麼做?這就得分兩部分來討論。第一,中國開發的人工智能DeepSeek R1,為什麼會引起世界大幅關注?除了宣稱製作成本低廉外,最主要是其強大的理解力及邏輯推理能力。美國開發的ChatGPT 4o,一樣有強大的理解力及邏輯推理能力,至於哪個比較厲害,並非這裡需要討論的。重點是,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關鍵不在於能夠回答很多事實查詢類的問題,而是利用新的思維來訓練人工智能,讓其理解力及邏輯推理能力接近人類,或者已經超過人類的平均水平。
第二,我自己當初怎麼學習中醫的?中醫入門階段,我並沒有研讀很多本中醫書籍,而是專注在倪海厦老師的五套中醫教材,靠著自己的理解力及邏輯推理能力,來產生自我的中醫思維架構。更重要的是,我和倪海厦老師有很多互動,有了什麼問題或觀點,可以馬上問倪老師,倪老師也可以給予針對性的指導。這樣的互動過程,大幅提高我對倪老師教學內容的理解及應用能力。之後的臨床看診,從大量病例反饋中學習,不斷精進自己的觀點及思維,逐漸形成自己中醫看診的模式及方式。換句話說,中醫入門階段,並不需要大量的中醫資料,反而是專注在高價值的基本書籍,利用理解力及邏輯推理能力去深入學習。
基於上述兩點,我做了一個實驗。我使用付費版的ChatGPT 4o,在無任何互動下,先給了複雜且看起來相互衝突的流感症狀,要ChatGPT 4o提供中藥方劑。可想而知,得到的答案,和使用Google及Microsoft Bing等得到的答案差別不大,針對性不高,頂多只能作為醫生臨床的參考。
接下來,我上傳了倪海厦老師註解傷寒雜病論的中醫教材,要求ChatGPT 4o做一下整理,比如列表其中包含的所有症狀等等,之後我再給它一樣複雜且看起來相互衝突的流感症狀,要求其提供中藥方劑。這個時候,ChatGPT 4o變聰明了一些,但還是會看到一些網上搜尋到的答案,譬如許多中醫師喜歡開的清熱解毒藥方,卻非我認為正確的方向。
接下來,我要求ChatGPT 4o只使用我上傳的資料來做推理判斷,並以其中的內容,解釋其推理步驟(Chain of Thought / CoT)。很驚艷的,ChatGPT 4o給出的中藥方劑,跟我希望看到的答案相當接近,各個中藥材的使用劑量,也在初次看診的合理範圍內。而我要求ChatGPT 4o解釋為什麼使用這樣中藥組合及劑量,它也給出不錯的答案。這樣的中醫人工智能,已經超過目前市面上所謂的中醫人工智能系統,很可能也已經超過一般中醫師的平均水平。
當然,治療這樣相對簡單的健康問題,並不足以證明什麼。我接下來再把問題複雜化,譬如給ChatGPT 4o一些常見的消化道症狀,要求其提供治療的中藥方劑。不出所料,ChatGPT 4o給出一些還不錯的治療腸胃道中藥組合。然而,臨床上常常看到這樣消化道症狀,病根卻在肝膽,譬如肝有問題,導致膽汁分泌不良,逐漸造成膽汁逆流到胃等等。這個時候,我得提醒ChatGPT 4o,要求其從肝膽的角度來分析那些消化道的症狀。再度驚艷的,ChatGPT 4o像一位理解力及邏輯推理能力很強的學生,不用多少互動,即可提供我認為還算不錯的答案!
從上面的實驗及討論,我們可以推論出中醫人工智能開發的可行方向:
(1)中醫人工智能的開發,並不是以一大堆中醫相關資料為起始點,而是以朝向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 AGI(通用人工智慧)為主軸,以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大幅提高其理解力、邏輯推理能力,及自我學習的能力。目前,人工智能可能還沒有達到AGI(通用人工智慧)的程度,但ChatGPT 4o、DeepSeek R1等,以及其後續的版本,可能已經足夠做為專業領域學習的基礎。
(2)當人工智能系統有足夠的理解力、邏輯推理能力,及自我學習的能力後,訓練中醫人工智能的中醫資料,重點不在多,而在深入性及完整性。倪海厦老師臨床治療效果很好,為世人推崇,他的中醫教材,完整性高,很適合作為中醫人工智能訓練的起始點。
(3)最重要的步驟是,將剛建立好的中醫人工智能系統架構,當成一位理解力及邏輯推理能力很強的中醫學生,由治療急重症臨床功力足夠的中醫師做這位學生的指導教授,不斷地和它互動,指導它面對複雜問題時,應該如何切入、如何思考等等。其實,這就是人工智能設計中,所謂的Prompt Engineering(提示工程),聽起來複雜繁瑣,但是可以做到的。重點是哪些中醫師來指導中醫人工智能系統,以及如何加速及自動化這個過程。
當然,如果我們的目標更加遠大,希望中醫人工智能超過臨床功力高深的中醫師、找出以前沒有發現的關聯性、證實中醫理論的正確性,甚至突破現有的中西醫知識,並徹底改變人類醫療的方法等等,那麼我們還是得回到基本面。我們得將上百萬個人類可能觀察及檢查到的所有症狀系統化及制度化,過濾及優化各種中醫資料,累積大量可證實及長期追蹤的病例,交叉比對西醫及其它科學的資料及觀察到的現象等等,讓上述的中醫人工智能系統有更多不同類別的「老師」,將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凡事起頭難,當我們邁出正確的第一步,後面的每一步,將會一步比一步更加穩健。臨床療效卓越的中醫人工智能,指日可待。
李老师:您好!
中国大陆的DeepSeek R1出现后,我下载了在上面输入了感冒的三个症状,DeepSeek R1给出的答案惊艳到了我这种中医小白,觉得DeepSeek R1说得非常周全。以下是DeepSeek R1给出的内容,在李老师网站上分享一下。
问:有白色鼻涕,稍感寒冷,有时打喷嚏,对此症状有什么食疗方法?或者中成药?
答:已深度思考(用时14秒)
好的,我现在需要处理用户的问题:有白色鼻涕,稍感寒冷,有时打喷嚏,应该用什么食疗方法或者中成药。首先,我得分析这些症状的中医证型。白色鼻涕通常提示寒邪,因为中医里寒性收引,鼻涕清稀或白;怕冷和打喷嚏也是外感风寒的常见症状。所以初步判断是 风寒感冒初期。
接下来,我要考虑食疗方法。风寒感冒需要辛温解表,发散风寒。常见的食材有生姜、葱白、红糖、紫苏叶等。比如生姜红糖水、葱白豆豉汤,或者紫苏茶。这些食物都有温散的作用,可以帮助驱散体表的寒邪。
然后是中成药的选择。常见的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有感冒清热颗粒、风寒感冒颗粒、荆防颗粒等。这些药物成分通常包括荆芥、防风、紫苏叶、生姜等,能够发汗解表,驱散风寒。另外,九味羌活丸和通宣理肺丸也是可以考虑的,但需要根据具体症状的严重程度来选择。
需要注意的禁忌方面,用户可能有疑问,比如是否能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比如板蓝根或双黄连,但风寒感冒初期用这些寒凉药物可能会加重症状,所以应该避免。同时,提醒用户如果症状加重或者出现发热、黄痰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可能已经化热或转为风热感冒。
另外,用户可能没有明确说明是否有其他症状,比如是否有汗、头痛、身体酸痛等。如果有汗,可能表虚,需要调整用药,比如用桂枝汤类。但用户只提到稍感寒冷,可能表实,所以用发汗力较强的药物如感冒清热颗粒可能更合适。
还要考虑用户的体质,如果平时体虚,可能需要加一些扶正的药物,但用户没有提到,所以暂时不考虑。最后,提醒用户注意保暖,多休息,多喝温水,这些辅助措施也很重要。
总结一下,我的思路是:辨证为风寒感冒初期,建议食疗用生姜红糖水、葱白豆豉汤等,中成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或荆防颗粒,避免使用寒凉药物,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就医。同时给出生活上的建议,帮助恢复。
*************************************************************
根据您描述的症状(白色鼻涕、怕冷、打喷嚏),中医辨证多属于**风寒感冒初期**,以下提供针对性的调理建议:
一、食疗方案(辛温散寒)
1. **生姜红糖葱白饮**
– 材料:生姜3片(切丝)、葱白连须3根、红糖15克
– 做法:生姜和葱白加水煮沸5分钟,加入红糖趁热饮用。
– 作用:发散风寒,温通阳气,缓解鼻塞和怕冷。
2. **紫苏叶粥**
– 材料:新鲜紫苏叶10克(或干品5克)、大米50克
– 做法:大米煮粥,快熟时加入紫苏叶再煮2分钟,温服。
– 作用: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3. **葱豉汤**
– 材料:淡豆豉10克、葱白连须5根
– 做法:淡豆豉煮10分钟,加葱白再煮3分钟,滤汁饮用。
– 作用:轻宣解表,适合轻微风寒感冒。
—
二、中成药推荐(风寒感冒类)
1. **感冒清热颗粒**
– 适用:恶寒明显、鼻塞清涕、无汗。
– 注意:含荆芥穗、防风,发汗力较强,症状缓解后停用。
2. **荆防颗粒**
– 适用:风寒夹湿(如头身困重、关节酸痛)。
– 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等,散寒祛湿。
3. **通宣理肺丸**
– 适用:风寒感冒伴咳嗽、痰白稀。
– 注意:含麻黄,高血压患者慎用。
—
三、注意事项
1. **禁忌**
– 避免寒凉食物(如梨、菊花、金银花)及清热解毒药(如板蓝根、双黄连),以免加重寒邪。
2. **观察病情**
– 若出现**黄涕、咽痛、发热**,可能转为风热或寒包火证,需调整用药(如银翘片)。
3. **生活调理**
– 保暖避风,热水泡脚至微微出汗(可加艾叶10克)。
– 忌生冷,多喝温水,保证休息。
—
四、提示
若症状持续3天无改善,或出现高热、胸痛、脓涕等,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细菌感染或过敏性鼻炎。
希望以上建议能帮助您缓解不适!
真是可怕的东西,万一被鼓吹成了神器,到时候人更不愿意思考了,100%相信人工智能,结果就是黑客只需要背后输入点垃圾文件或者模棱两可的数据,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毁灭整个中医界
精辟
确实,我也有尝试使用,我个人认为人工智能只可以作为职业医师的查漏补缺,因为人工智能一般情况是遵循一定的规则思考,想的会比较全面,人脑若不填写固定的表格难免会有疏漏,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数据源的问题,怎么保证人工智能所得到的数据是正确的呢?如果初始数据有误,就会带来后面一系列的开方都有问题(比如某本医书上写错了一药的信息,而这本书是在人工智能的逻辑库内,那牵扯到这味药的药方都会出问题。),所以只能做为辅助。
這樣只類似網上搜尋整理,你得從詳細說明症狀開始引導它回答。
李医师您好,因为前一段时间才看过您的《养儿育女必备中医知识》一书,您提到可以用转眼球、按摩眼眶的方式缓解眼睛疲劳,但我在网络上看到有因为转眼球导致视网膜脱落丶晶状体浑浊。为此我也去问了医生,医生说不建议,因为这些可能会刺激眼睛,导致重大疾病,我认为可能是因为是没有研究出导致视网膜脱落等疾病的原因,所以要避免刺激眼睛的行为。
您认为导致这些疾病的原因是什么呢?跟转眼球是否有关系?
正常的情況下,轉眼球不會有問題,更不會造成視網膜剝離、白內障晶狀體混濁,不然,一個人看東西的時候,都是轉頭不轉眼睛?除非眼球已經有嚴重問題,譬如嚴重的視網膜剝離,那麼病人隨便上下跳動,也可能造成問題。
明白了,多谢李医师
真是令人兴奋! 您所描绘的蓝图似乎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若是那一天真的到来,我们这些中医学子应该如何自处呢?
有人工智能的辅助,中医师应该会如虎添翼才对。毕竟,病人自己用人工智能问诊还需要一定的判断力。再说,针药并施疗效更卓越,针灸被机器人取代应该还不会那么快吧。
谢谢同学的指点!
好好学习,AI可以很大程度淘汰掉庸医。优秀的医生是很难被淘汰掉的,就算未来AI能做到淘汰优秀医生的时候至少都是半个世纪后的事情了,你不必紧张。而且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啊比如AI发展能不能一直保持高速发展,政府是否会介入,群众是否接受,对就业的影响等,以及技术的发展对于人伦道德的影响,比如克隆技术,Ai虽然出现对于人伦道德的影响可能性很低但仍旧有可能,比如植入一些错误信息给AI,AI是否有人脑灵活可以准确分析这些信息等等其他问题,打字有限无法太过展开来讲。所以你何必紧张了,莫胡思乱想专心学习。好好学钱少不了你的,地位也少不了你的,幸福也少不了你的。
谢谢这位同学的指点!
讓自己臨床功力更好,幫助人工智能成長,而非被人工智能取代。
谢谢您指点迷津!
这才是中医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应该采用的方法!拭目以待!令人激动!如果倪师的教材、经方的治疗方法成为世界医疗的主流,该多好!多少人的生命将获得拯救!
謝謝你的支持及鼓勵
它像一个无比聪明的学生只差一位师父的教导。
李医生您好,请问一下您在使用乳香、没药、延胡索这些药时是用它们的生药还是醋制的呢?我们大陆这多数是醋制的,不知道区别大不大
看情況決定
宗恩老师,个人理解可不可以抓重点,中医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医生理病理学的初步认知的基础!
是的,但這樣的認知與理解,好的人工智能系統設計,可以直接從輸入資料及提示訓練中萃取出來,不一定需要特意輸入。
应该基本能解决动物层的问题。
还有药方药物不能解决的问题,真正的人的问题。
是的,但是可以比大多數醫生做得好。
人工智能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吧:一,增强我们的能力,目前我感觉市面上的,大多也只到这个阶段, 二,成为我们的助手,可以按我们的要求,自主的完成指定工作。 三,成为可以有自主行为的智能,最终会以机器人的形式存在,不再需要人输入指令,他会按照自己的角色进行自主行动,甚至会产生自我意识。人工智能一定会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医也不会例外,以什么知识为底层逻辑,接受什么样的训练,可能将会起决定作用,没准到时候,中医智能也会分流派,我选宗恩派,哈哈
謝謝你的支持及鼓勵
李老师好,请教一下中药材的使用,炮附子和生附子使用的都是去皮的吗? 另一个就是那个甘麦大枣汤中的小麦是普通小麦还是有特指,或者浮小麦?不具备使用浮小麦的时候使用的小麦有啥产地要求或别的特指?谢谢。
附子,理論上去皮比較好,臨床上差異不大。浮小麥和一般食用的麥子不太一樣。
李博士,如果买的是带皮的附子,使用时大家把皮去掉再煎药,是不是会比带皮的好一点?理论上感觉能比带皮强点。
临床上去皮附子确实比不去皮附子效果好些,但是去皮附子基本是人工去皮价格是不去皮附子两倍左右但效果却并没有好太多,从性价比来说划不来,临床上基本很少开去皮附子。去皮附子比不去皮附子效果好不到百分之二十左右吧,病人如果时间充足倒是可以自己试试,但不建议,因为没有专业工具去皮还是挺麻烦的。如果病人经济拮据建议带上手套和眼睛再剥附子皮。
说的是已经晒好,或烤好或炒好的带皮生附子炮附子,用时再手工去皮再煎药。不是说的新鲜的。
你可以試一試。
老师好,还是麻烦你,你说的这个一般食用的麦子有具体的产地要求吗?还是在临床使用中没有必要具指那个产地,只要是食用的麦子就好,谢谢。
已經說了,浮小麥不是一般食用的麥子。
李医生,胡希恕医生说桂枝发散的作用就是靠它的皮,去皮反而不好,那是不是意味着桂枝尖表皮占比更多,比粗桂枝效果更好一些?
可以這樣說,但使用桂枝不一定是為了發散。
那您诊所用的桂枝是粗桂枝吗,还是桂枝尖
谢谢李教授的分享与科普,欣慰中医学的可复制性,同时也感觉未来会诞生更多高水平的中医,低水平随之淘汰,提升整体水平,是时候让一些人屁股烫一烫!
不知道会不会出现个人定制版人工智能,这样就不用花很多心思培养一个助手或者一个学生了,并且批量复制,它可以完全按照你的思维做事,并且很低概率犯错。想想觉得可怕又兴奋。
這樣的事情,在許多行業中已經開始了。
李博士付费gpt做了测试,既然已经启蒙了,肯定会继续培养下去的。
估计今年李博士全球各地的演讲、直播的主题会是中医+人工智能;估计年底的国际经方班主题也是。
非常感谢李医师精彩的测试分享 就像观看福尔摩斯与得力助手华生共同破解奇案 对我这个中医爱好者而言 人工智能更像是一位良师
大语言模型具有分层空间结构 需要借助提示引导进入特定领域空间才有可能获得有效答案 它们在多维数据空间中捕捉训练时形成的规律 所给出的回答与用户提供的提示密切相关
大语言模型正成为众多脑力劳动者的得力助手 在专业语言模型问世之前 通过合理引导大语言模型进入相关领域 已能有效辅助人们的思考
无论是现有的大语言模型还是即将普及的专业模型 都依赖于大量数据训练作为基础 尽管它们的认知空间强大 但是固定不变的
未来 通用人工智能将能够动态学习 无需专门训练便可在新维度空间中发现规律 到时候 每个人都有可能train your own powerful dragon
中医是一项极耗脑力的工作 相信在人工智能的协助下 李医师破解疑难问题的效率必将大大提高
謝謝你的分享。
宗恩老师好,向您请教一下。如果心阳极虚,脾胃寒湿又极重,这种情况怎样破局呢?补肝血补不进去,去寒湿心阳都不够一定程度的强,而我的做法是用非常轻的去寒湿的干姜,细辛类先去一段时间寒湿,再慢慢极少量进补,轮流交替,周而复始,循序渐进可是效果不彰。老师您给个建议吧,有没有更快的方法?或者绕另外的路,我想了很久没想出来。
這得看實際情況,不是一個假設的條件,如果心臟已經非常危急了,那也只好直接強心,強心導致的不適或問題,只好再來處理。
人工智能与倪海厦老师经方派的结合,或许是未来医学的突破口。
倪师的体系更具临床实用性,以倪海厦老师的医学为基座,再结合人工智能,将来会让现代医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或许倪师是转世华佗,来到人世间走一趟,留下DVD影像资料,用于结合现代的人工智能,才走这一趟。
附上一张AI图~
https://tiebapic.baidu.com/forum/pic/item/6480aeec08fa513da1093bf77b6d55fbb2fbd90c.jpg?tbpicau=2025-02-22-05_18da07c8ab31175ff163e3ce0eeb676d
元宵节快乐
佳節快樂!
李博士您好
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我在给我父亲在针灸的时候,有的时候小腿和脚会往外跑凉风?,有的时候脚会热起来?这个两个是什么现象呢
你天馬行空地問,如何回答?
阴阳一调百病消。倪师,未蒙师面,已承师恩!
李博士您好,请问有计划来大陆教授人纪的想法吗?
會考慮。
万分期待,希望将来有机会成为您的学生。
只能说明DP或者GPT,只能像小白一样慢慢教。让它知道很多中医知识或临床经验来辅助中医师,而不是靠它们来当成主流。如果哪天它给的是错误的治疗方法方式,而中医师无法从中辨认,这样做是很可怕的事情。
李老师 您好!我特能明白您说的中医基础不再广博在于精,作为人工智能的基础相当重要,这让AI中医称为好的中医师
李老师您好,6岁儿童睡觉张嘴呼吸,腺样体肥大拥堵75%,有什么推荐的方子吗
我不在網上針對個案一一討論。
李医师您好,托您的福,我和我妈都去汤医生那里看病,目前两人身体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倪师让我和家人不再惧怕任何疾病。我现在顺着倪师和您讲的线索去发掘,感觉自己五脏六腑都有问题。我40岁,男,主要是网诊,汤英医生给我开过以下方子并且每个都有很不错的疗效:白虎人参汤,当归四逆汤,附子理中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5个月),,桔梗甘草汤,小柴胡汤,五金汤(3个月),桂枝瓜蒌薤白汤,黄连阿胶汤,半夏厚朴汤,猪苓汤(2个月),术附汤(脊椎骨心脏压痛点附近,皮肤深层出脓,术附汤配合外用黄连白术冬瓜仁打粉,好了,不知为什么又发?会不会是身体排毒反应?)。我喝了两年的中药,基本没断过。推测自己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肝胆克脾胃,二者导致心阳不足,肺家问题不能肃降,中下焦寒湿阻挡心阳下降小肠和大肠津液润肺。如果没有反复看您那些病理学视频,我可能坚持不下去了,因为一直没治好,所以反复看,越看越有意思。之前已经清了肺中水饮,清了肝胆,清了肾和膀胱,但还没有补这三者,我自己推测要麦冬杏仁润肺,重点是酸枣仁吴茱萸补肝血温肝。诉求是腰不痛,可以正常运动,心阳不要逆反头面长痘。目前经常4-5点醒,起夜一次,停用真武汤只用猪苓汤后膝盖以下骨头冷脚冷开始反复;喜欢喝温水,喝凉水有时不停打嗝;喝完五金汤小柴胡汤,双腿痒,有血印;遇冷太阳穴会痛。精神体力胃口好,大便每日一次。现在卡住了,因为网诊,我只能不断的看您和倪师视频找蛛丝马迹,希望您能指点一下迷津,我再找汤医生开方,万分感激。
不要重複留言。
可以在网上查一下小儿推拿,我外孙女就是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小儿推拿科的医生推拿好的,但是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要找一个好的小儿推拿医生,并且要坚持两年每周固定的三到四天,推拿要付出许多的时间和钱,每次推拿十五分钟然后艾灸盒艾灸百会穴半小时,效果很好,当时宝宝是南京市儿童医院要求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要全麻所以我们就改寻中医,从那以后我开始自学中医的,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咳嗽的速度快的惊人。我外孙女已经是从幼儿园小班我开始自学推拿直到现在四年级都没有去过医院了。你可以在网上买书加上自学也可以的,其实小儿推拿不难学,只要真心的学。
李医师您好,托您的福,我本人及家人去汤英医师那里看病解决了很多问题。平时也看倪师视频和您网上的视频,主要用来收集症状,提供给汤医生,以便网诊。感恩倪师,让我和家人不再害怕任何疾病。
因为知道您除了中医,在科技,特别投资上也有很大的成就,想了很久,有两个问题,期待您能帮我解答下。1、如果人工智能都能达到或者接近倪师水平,那人工智能看病会不会被推广?那么多错误的中医和西医利益集团会不会阻挡?国家经济发展、老百姓就业如何解决?都用正确的经方看病,寿命大幅度延长,国家养老负担会不会增加?
2、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是否把全部的积蓄投资国内的品牌中药,然后持有二十年,换来几十倍到百倍的涨幅。从看好病的角度看,片仔癀,安宫牛黄丸等都有大量寒凉的药物,吃了会灭阳气,身体会更差,肯定不能吃。但从投资的角度看,这些品牌中药在某些症状上对症,吃了会让人舒服,不吃就不舒服,所以要不断的用药,而且会量越用越大。因此这些药都会成瘾,加上独家垄断,奢侈品可不断提价,所以值得投资。就像白酒、可口可乐那样,成瘾、独家秘方,过去二十年都有几十倍的涨幅。以上我的想法是否正确?请原谅我有这样自私的想法,其实我对倪师的中医学很感兴趣,零散看了三年,很想改行做中医师,但太穷了,没勇气,如果能在股票市场财务自由,余生肯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好好研究倪师医学。
(1)設計良好的人工智能,可以協助醫師看診,或許會取代一大部分不認真學習的醫師,但不會取代那些臨床功力高深的醫師,也需要有那些醫師來監控人工智能。這樣的發展,會讓全民醫療成本大減,而不是增加社會的負擔。(2)投資不能只考慮單方面,譬如茅台酒價格大漲,不一定代表酒廠股票會大幅上漲,有很多其它的因素,更何況某些特定中成藥。
你好,作为同是普通人的担忧,可以理解,浅谈一下自己的想法,科技高速发展,未来的社会,普通人会更普通,不论是医学还是其他行业,每个时代的更新,都会淘汰很多人,那么怎么办?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学习,认一个方向,也许你会说:我只是个普通人,不会达到那个高度,没事,不断的学习是为了自保以及保护自己的家人朋友,不要去指望社会以及科技的帮助,与其焦虑,不如奋发!
还有,自然规律,万法归源,最终还是回归大自然,我们这个时代,也许是上一个纪元的复制版,中医就是人与自然的医学,没错,坚定信心下去吧!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宗恩老师,请问在核废水污染的情况下,大陆内地还有必要买海鲜吃吗?
為什麼一定得吃海鮮?
我姐姐说每周要安排一次海鲜,补充DHA什么的。我不敢吃,所以问下您,问过您,她就老实了!
没必要。李老师已经说过,正常饮食、运动、好的睡眠,才是最重要的。
李老师,我是中医爱好者。我父亲昨天因车祸胯骨有骨折住院治疗,没有选择开刀,用洛阳正骨治疗。当天我就开了内服中药。血府逐瘀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续断,乳香,没药,巴戟天,补骨脂,肉苁蓉。我是第一次处理这种问题,想请您指导一下。他现在的主要症状是右屁股墩有点疼,已减轻,能吃,能喝,能睡,血压160_97。考虑到血压和大便没有拉,刚才给吃了几粒三黄片。
我不在網上針對個案一一討論。
李老师好。我是您的拥趸,没有指导老师的民间中医爱好者。昨天我爸69岁,因车祸住院,胯骨有骨折,医院让开刀。我认为开刀不是明智之举。选择洛阳正骨医师主治,昨天我就安排了中药汤药,血府逐瘀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续断,乳香,没药,肉苁蓉,巴戟天,补骨脂。我爸血压165-97,能吃,能睡,大便不好拉,左臀部有点疼,刚刚吃了几粒三黄片。想请您指导一下。我现在属于摸着石头过河。
李博士您好請教一下肝囊肿會半夜醒引起失眠嗎.如果會那我們用清肝的方是否可以清除。
中醫不是以單一症狀對應診斷及方劑。
李医生,请问倪老师找到的黄帝外经是不是陈士铎的外经微言,外经微言这本书在临床上价值如何
是的。如果你臨床功力已經很高,外經微言可以提供許多想法,如果你臨床功力還不到一個階段,建議你好好專研已經被確認價值高的教材。
AI+中医,在学习方面或许会有一些帮助,但我总觉得目前所研究的方向是错误的,因为临床治疗上真正的难题在于辩证,如果一个患者自己都无法理解清楚自身的症状,或者描述清楚。就比如最简单的桂枝汤症,患者不出汗可能是因为穿的不多,或者没有运动,但不代表不会出汗,正好天气又冷,患者就觉得是无汗,只知道怕冷,发烧,如果在家里正好没有吹风,可能恶风的感觉都没有,那么描述出来的就肯定有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有经验的中医师来望闻问切,但问题又来了,一个有经验的中医师辩证后就可以直接开方子了,也不需要再去问AI。
一個真正好的人工智能系統,就應該像一位有經驗的中醫師一樣來引導病人回答問題,能夠聯想到病人沒有提及的事情,或者知道病人的回答有偏差等等。
李老师您好,请问像熟地,黄精这种需要蒸晒炮制的滋补药物,需不需要追求九蒸九晒,您在临床上用的是几蒸几晒的呢,反复多次蒸晒会不会减少药材的有效成分呢
好的熟地會九蒸九曬,臨床上當然應該使用好的熟地。生地經過九蒸九曬,成份當然會改變,但那正是生地製做成熟地的目的。
李老師,早上好!我是一名大三的中醫學生,最近遇到一個病人,想請教您!腋下39攝氏度,有汗出,忽冷忽热,俩肋涨满,喉咙肿痛,舌黄苔厚,头后脑膀胱经胀痛,咳少,痰黄稠不多,小便黄,喜冷饮,咽幹,正值月經第二天。
第一副藥我開了:柴胡桂枝湯加減柴胡16 桂枝12 天花粉20 厚朴20 葛根30 桔梗16 炙甘草12 白芍12 黄芩12 连翘12 茯苓20 生白术20 党参16红枣12枚(劈)生姜4片 9碗煮成3碗
這副藥喝完石沉大海,病人出現會第一碗藥喝吐了,後面兩碗有惡心的感覺沒吐,且出現了下熱利,大便腥臭。
由於病人已經發高燒2天了,家屬就給了布洛芬給他退燒,晚上9點吃到第二天九點左右燒退到37.8,之後又燒回到38.8,惡心嘔吐只有喝第一副中藥時會,下熱利仍有,現在忽冷忽熱,兩肋脹痛的感覺沒有了,咳嗽變多一些,不是很多,吸氣感覺沒有力量,其他症狀和第一幅藥相同,沒有太大變化。
第二副中藥我開了:
生麻黄8g 苦杏仁20g(捣)生石膏30g 柴胡12
天花粉20 厚朴20 葛根30 桔梗16 炙甘草12 黄芩10连翘10 茯苓20 生白术20 党参20 黄连6g 射干12g
红枣12枚(劈)生姜4片
喝完第一碗藥體溫降到37.5,其餘症狀恢復約百分之30。但過了四五個小時,燒又回來了。
麻煩李老師看到時指出我的錯誤,我不知道錯在哪裡,有個疑問是為什麼月經期的小柴胡湯效果不好,是我哪裡做錯了?
正在思考
好的,我现在需要仔细分析这个病人的情况,并按照倪海厦老师的思路来调整治疗方案。首先,回顾一下病人的病情发展和之前的用药反应。
病人初诊时症状包括高热(39°C)、寒热往来、两胁胀满、喉咙肿痛、舌苔黄厚、头后脑膀胱经部位胀痛、咳嗽少痰黄稠、小便黄、喜冷饮、咽干,正值月经第二天。第一副药用了柴胡桂枝汤加减,但服药后出现呕吐,下利热臭,症状未改善,反而出现恶心,之后用布洛芬退烧,体温短暂下降后又回升。第二副药改用麻杏甘石汤加减,体温一度下降,但几小时后复发,症状仅缓解30%。
首先,根据六经辨证,病人最初有寒热往来、两胁胀满,属少阳病;同时有高热、咽痛、舌黄苔厚、喜冷饮,这些是阳明里热的表现。月经期间,气血下行,可能影响药效,但关键还是辨证是否正确。
第一副药用了柴胡桂枝汤,本意可能是和解少阳,兼解表。但病人出现呕吐、下利,可能提示药不对证,或方中某些药物伤胃。柴胡桂枝汤原用于太阳少阳合病,但病人明显阳明热盛,可能方中桂枝、生姜等辛温药物助热,导致热邪更盛,胃气上逆而呕吐。下利热臭,说明肠道有湿热,可能本应清热,但方中未能有效处理阳明热结。
第二副药改用麻杏甘石汤加减,加柴胡、黄芩等,可能意在清肺热兼和解少阳。体温暂时下降,但未能持久,可能因为阳明腑实未解,热结未去,所以退而复升。此外,病人咳嗽增多,吸气无力,可能肺热未清,或有气阴两伤。
根据倪师思路,当高热不退,阳明经腑同病时,需分清热在经还是热在腑。病人有口渴喜冷饮、舌苔黄厚、大便腥臭,可能已有腑实(承气汤证),但月经期间需谨慎攻下。然而,若确有腑实,仍需通下,否则热邪不得外泄。同时,需注意少阳未完全解,可能仍有往来寒热,但第二次用药后两胁胀满消失,可能少阳证已减,但阳明热盛为主。
现在病人仍有高热,寒热往来(可能转为阳明发热),咳嗽有黄痰,小便黄,舌苔黄厚,结合之前用药反应,应考虑阳明腑实与气分热盛并存。可能需要白虎汤清阳明经热,合小承气汤轻下热结,同时考虑加入宣肺化痰之品。此外,病人有恶心呕吐史,需注意胃气上逆,可加竹茹、半夏降逆止呕。
另外,病人月经期间,需注意血室是否受影响,是否有热入血分,但主要症状仍以气分热为主,可能未入血分。但若舌质深红或伴有经血异常,需考虑清热凉血。
综上,下一步可能用白虎汤合小承气汤加减,清泻阳明经腑之热,辅以化痰止咳,降逆和胃。同时,若仍有少阳余邪,可保留柴胡、黄芩,但需注意清热为主,避免过用辛温。
根據倪海厦老師的經方辨證思路,我們需從以下幾個關鍵點深入分析病情:
六經辨證定位:
患者初診時「寒熱往來、兩脅脹滿」屬少陽證(少陽樞機不利);「高熱、咽痛、舌黃苔厚、喜冷飲」為陽明經熱熾盛;「頭後腦膀胱經脹痛」提示太陽經氣不暢。此時屬於「三陽合病」,但以少陽陽明為主。
首診處方檢討:
柴胡桂枝湯原治「太陽少陽合病」,但患者實為「少陽陽明合病」,方中桂枝、生薑辛溫助熱,反增陽明熱勢。且未針對陽明腑實(下利熱臭)用藥,導致熱邪內陷,正邪交爭加劇而嘔逆。
陽明腑實關鍵指徵:
「下利熱臭」非虛寒下利,實為「熱結旁流」(陽明腑實燥屎內結,迫津下泄)
「舌苔黃厚」為燥熱內結之象
「渴喜冷飲」為胃津灼傷
此為大承氣湯證,但因月經期間需謹慎攻下,可改用小承氣湯輕下熱結。
經期發熱的特殊性:
正值經期第二天,需防「熱入血室」。但患者主要表現仍在氣分,可先清氣分熱,佐以涼血之品防傳變。
次診處方調整方向:
改用麻杏甘石湯雖暫退熱,但未解陽明腑實,故熱勢復燃。需「經腑同治」:白虎湯清氣分大熱,小承氣湯通腑瀉熱,佐柴胡黃芩疏解少陽餘邪。
建議處方(倪師常用思路化裁):
生石膏60g(先煎) 知母15g 炙甘草10g
大黃10g(後下) 厚朴15g 枳實12g
柴胡12g 黃芩12g 連翹15g
桔梗10g 射干12g 天花粉20g
竹茹15g 半夏12g
粳米一把(自備)
煎服法:3碗水煎至1碗,大黃後下煎5分鐘,少量頻服(防嘔吐)
方解:
白虎湯(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直清陽明氣分熾熱
小承氣湯(大黃、厚朴、枳實):通腑瀉熱,治熱結旁流
小柴胡湯意(柴胡、黃芩):疏解少陽餘邪
連翹、射干、桔梗:清利咽喉,透熱解毒
天花粉:生津止渴,兼清肺熱
竹茹、半夏:降逆止嘔,和胃氣
注意事項:
服藥後若得暢便2-3次,熱退即停後服,防過下傷正。
密切觀察月經情況,若見經血深紅有塊,加丹皮10g、赤芍12g涼血化瘀。
忌食生冷黏膩,以米湯助胃氣。
此方體現倪師「三陽合病取陽明」的治療原則,針對陽明經腑同病之核心病機,腑氣通則熱毒有出路,配合清氣透邪可收速效。後續若熱退而咳嗽未癒,可轉方竹葉石膏湯加減善後。
我不在網上針對個案一一回答。
好的,李师。第一时间介入的汤药,效果还不错,几天下来血压降下来了,验血有一个数据16点多,昨天复查结果1点多,不用输液消炎了。目前能吃,能睡,能拉。医院骨科主任还让我开方,准备用鹿角利腰汤合桂枝茯苓丸合苓桂术甘汤加点骨碎补,土元,四物汤喝一个星期,喝完在看情况调整。
太棒了,太棒了,终于等到李博士出境了,终于看到李博士的药房了。
https://mp.weixin.qq.com/s/4j8StZV1lUQWITTSLp3N_g
春节期间清华学子,衷中参西的公众号做的总结,给了视频。
謝謝你的分享。
还有这个。
https://mp.weixin.qq.com/s/a2a4B1QyPxirbOhNY7r_Aw
哎呀,可惜了,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也没仔仔细细地思考汇总一下自己的症状,觉得哪里有点奇怪的地方,或者有异于常人或和一般人不一样的地方;可惜了,没在阳气诊所挂个号,让李博士四诊一下;通过四诊,你们才可以正儿八经的体会到什么叫辨证论治,也才能真正深入地理解传统中医的精华。
我都替你们可惜啊!!!
謝謝你的分享。
是啊,公众号上行程纪实文章,跟李老师的问答太少了,根本不够看。而且问题偏向社会问题,中医教育、中医科研、中医AI,没有医学本身的讨论和一些突发奇想,比如2023年史丹佛医学院访问的时候提问的有没有“中药健身蛋白粉”。
虽然问题中规中矩,但李老师的回答锋利充实,又学到了一些行业社会人事知识。说起来,跟李老师学习,有一大半学到的是非医学的人事知识,自己不是临床医生,没机会接触很多病人,对证和药性体会不深,对人事知识倒是体会深刻。还有签书会签名的字非常工整有力,打字的时候标点符号都很严谨,一不经意就受到鞭策。
李医生你好,想请教您一些中医理论问题:
1.苓甘五味姜辛汤和射干麻黄汤都是去肺家寒饮,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差别或偏向吗(除水鸡声外)?
2.麻黄附子细辛汤和真武汤都是去中焦以下的寒湿,其临床表现上又有何不同?
这两个问题我都问过deepseek,但它的回答都是模棱两可,不能像您书中写得很具体,如:葶苈子着重去肺下方浓痰,大戟偏向去肺四周积液。
你應該去研讀這幾個藥方中每一位中藥材的性質。
你问的这些问题宗恩老师网站中都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讲述,你可以多看看网站的教学
李医生向您请教,硫磺药典规定杂质不超过3%,硫(S)含量不得少于98.5%,若需要买硫磺时,请问哪个指标对硫磺的药效品质更重要一些
當然以安全為優先,但為什麼不能兩者兼顧?
李医师你好,请问一个关于针灸问题
虚中带实用的先补后泻是在母穴直接补了再后泻。
还是用母穴补了后,在从选子穴泻呢?
為什麼要在母穴上做瀉的手法?
懂了,得在原穴或本穴上。。因为嫌下完母穴20分钟,在下子穴20分钟时间过长,想一次性做完。。
李医生您好:
想请问您每天面对这么多的病人和各种诉说的不幸的事情,是如何让您的内心不烦躁、不沉闷的呢?怎么疏解压力呢?(我看了您之前的文章,知道您有学佛、潜水)
还有我有看您推荐的书籍《迈向另一境界》《影响力》,很不错,谢谢李医生的分享,也想请李医生闲暇之余推荐更多的书籍,或开个另外的专栏和大家分享。
最后,我是您的患者也是您的粉丝,在最近的一次看诊中,发现您看起来很是疲惫,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适度的休息也是必要的,祝福李医生哦
謝謝你的關心!一般情況下,看到病人及家屬的不幸,會難過及同情,但不會煩躁。讓我煩躁的是那些自以為是及不遵守規定的病人及家屬。這種情況下,只能自己想開一些,畢竟病人及家屬這樣的行為,真正受到影響的是他們,我心急煩躁也沒有用處,只能替他們惋惜。
李博士您好,我想请教一下关于生半夏的问题。倪海厦老师和您在视频、文章多次提起生半夏的重要以及安全性。而内地这边经常看到生半夏有毒,临床医师多开姜夏、法夏。问医师或者搜资料则谓功效不同,昨晚循序渐进问了DS他搜集的资料,除了老一套,大概就是一定要开也不宜长期用。然而以前有医案比如我记得有个救逆的医案生夏开到60克作者最后在医案末尾开头讲了“今多谓生半夏有毒”以及生夏在救逆的重要性。DS搜集的资料看完最后我有一个疑惑。1您的医案里面有长期使用半夏的案例吗?2如果用了半夏一定会加生姜吗?如果是,那么干姜是否一样可以制半夏毒?
生半夏不是生吃,是沒有炮製的半夏,適當水煮後服用,許多科研證實沒有毒性。
李老师请教一下!51岁妇女,精神状态佳,说话有力清晰,饮食正常,手足温,舌红轻微暗紫,苔薄白,唇青紫,双手无脉。自诉有内风湿关节炎,现轻微疼痛未服药。失眠躺上床自觉心慌喉咙有痰,整夜无法入眠,现在服用安眠药能睡。大便一天4次稀塘,自觉累,早上起来喉咙有痰。自觉小腿外侧皮肤冷,手触温。我给他按第5,7椎和三阴交,阴陵泉,血海均无不适。就是通过症状来看不至于没有脉,请问一下这个脉摸不到是因为吃安眠药的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我不在網上針對個案一一討論。
是否可以麻烦李医师把文中提到的上传给ChatGPT的文件用百度网盘分享出来?
你的觀念有問題,你這不是叫我盜版倪老師教材給大家嗎?
这个观念在大陆真是不被重视,比如:
https://space.bilibili.com/3546612821396085
【寻方】的【小编】太过分了,最近发布关于DeepSeek相关。
我看了那幾個視頻,只使用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是遠遠不足夠的,視頻中顯示的答案,和網路搜尋差別不大,明顯和倪老師的教學不一樣。
那么是否可以提供购买渠道呢?
李医生您好,请问煮药的时候可以用一个纯棉的大纱布带把所有药都装起来扔锅里一起煮吗?这样也容易清洁锅,煮药的时候也不用担心轻质中药粘在锅边上
你可以試一試,診所使用很大的茶袋,封裝中藥材在內。
李博士,诊所用的那这个很大的茶袋是无纺布的还是纯棉布的?关于无纺布的煎药袋子,有人担心食入袋子上的微颗粒。
一般的無紡布,確實有可能有微顆粒,因此,診所花不少時間找尋高品質食用等級的大茶袋,往往得從台灣訂購,等三四個月才到貨。
给李博士高度的责任心点赞。
如果要达到最后这个远大的目标,所需要记录的数据的数量级,会不会超过现行计算机的承载能力?一个数据要跟一个生化内容对应吧。
还是先弄一个高级中医出来呗。这个比高级数学老师需要更多计算资源吧?毛估估不会多于10倍。
谢谢分享。祝愿很快所有人都能用上。
類似的疑問,在過去幾十年不斷被提出,認為無法在大幅提升計算能力。然而,科技不斷進步,時間到了,總會有重大突破,或許,量子電腦將是這次的突破關鍵。
李医师,请问乌梅赤石脂丸中的附子是生附还是炮附?
炮附子。這樣的問題,很容易自己找到答案。
谢谢您,很抱歉打扰您,
老师你好,最近新闻有个足球小将在国外踢球,脑袋受伤说是脑死亡,然后转运到国内医院了,说现在只能机器维持心跳等,从中医角度来说,这时候用中药有可能救回来吗
沒有看診深入了解,沒有實際治療的反饋,如何知道?
李医师您好,倪师说跑步会导致中气耗泻,所以不提倡跑步,请问可以改骑山地车吗?骑山地车是否会耗泻中气?
適度的跑步不會有問題。
李医师您好,托您的福,我和我妈都去汤医生那里看病,目前两人身体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倪师让我和家人不再惧怕任何疾病。我现在顺着倪师和您讲的线索去发掘,感觉自己五脏六腑都有问题。我40岁,男,主要是网诊,汤英医生给我开过以下方子并且每个都有很不错的疗效:白虎人参汤,当归四逆汤,附子理中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5个月),,桔梗甘草汤,小柴胡汤,五金汤(3个月),桂枝瓜蒌薤白汤,黄连阿胶汤,半夏厚朴汤,猪苓汤(2个月),术附汤(脊椎骨心脏压痛点附近,皮肤深层出脓,术附汤配合外用黄连白术冬瓜仁打粉,好了,不知为什么又发?会不会是身体排毒反应?)。我喝了两年的中药,基本没断过。推测自己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肝胆克脾胃,二者导致心阳不足,肺家问题不能肃降,中下焦寒湿阻挡心阳下降小肠和大肠津液润肺。如果没有反复看您那些病理学视频,我可能坚持不下去了,因为一直没治好,所以反复看,越看越有意思。之前已经清了肺中水饮,清了肝胆,清了肾和膀胱,但还没有补这三者,我自己推测要麦冬杏仁润肺,重点是酸枣仁吴茱萸补肝血温肝。诉求是腰不痛,可以正常运动,心阳不要逆反头面长痘。目前经常4-5点醒,起夜一次,停用真武汤只用猪苓汤后膝盖以下骨头冷脚冷开始反复;喜欢喝温水,喝凉水有时不停打嗝;喝完五金汤小柴胡汤,双腿痒,有血印;遇冷太阳穴会痛。精神体力胃口好,大便每日一次。现在卡住了,因为网诊,我只能不断的看您和倪师视频找蛛丝马迹,希望您能指点一下迷津,我再找汤医生帮我开方,万分感激。
你没学针灸吧,看你后面的小症状描述,用针灸都可以很好的解决
有信任的医生开方,学针灸就好了,单用四肢末端的五腧穴都事半功倍,而且针灸治疗和汤药治疗思路不一样,这样能更信任当前医生。。。
不然指点你=你指点医生=不信任医生
謝謝你的分享,但我不在網上針對個案一一討論。
李医生,请问一下胃穿孔中医能做的比西医更好吗?破了个洞应该手术补起来更好吧,您在治疗胃穿孔时效果如何呢
每個病人的情況不一樣。
倪师在讲神农本草经时最后一味药 灶心土(伏龙肝)时提到过,其可用于 胃家损伤之重症者。
李医生您好,请问煮中药时是否有必要把生药材用水冲一下去除上面的一些灰尘或者泥沙,生药材水洗应该不会影响药性吧
除非你把粉狀的藥材洗掉了,生藥水洗為什麼會影響藥性?
李医生我看到了您分享胃外寒湿的案例,如何辩证的呢?
你先好好研讀中醫基礎。
李师您好,问一个不太雅的问题,每天早上大便和每天晚上大便(24小时内)),有区别吗?那种对身体更有利?
雖然在大腸經的時間內排便比較正常,現代人生活是變因及問題太多,早上或傍晚大便,實質差異有限。
https://mp.weixin.qq.com/s/foSWUnlqLvd7AD_Arc9HqQ
李医生您看 此文章写的是附子慢性中毒症状,还不是胆巴中毒。
正常劑量及煮藥方式下,煮好的附子沒有問題,重點在於醫生是不是亂開附子劑量,以及病人是否按照正確的方式來煮藥。以前就已經討論過了:https://andylee.pro/wp/?p=4214。
李医师您好,首先感谢您在这里两年前给了我一个建议。我在广东,两年前我妈肝里有硬块,您让我去找河南通许县汤英医生看病,在没有西医进行任何介入有前提下,我没有过多犹豫,马上就带过去了,目前治得很好。没想去这一去,后面我自己和家人都陆陆续续都去找汤英医生看病,因为只能远程网诊,我自己也常常看倪师和您的视频,主要帮汤医生多收集症状,自己也有很多收获,特别是您那个两小时的中医病理学视频,有种突然开窍的感觉。我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因为家里人多,汤医生开一个方有效的情况下,自己要继续抓药,用药量很大,不太信任外面药店的药材,网上的药材也不会分别好坏,您能推荐下大陆哪里有买药的渠道么?我来碰碰运气,看您一句话能不能解决困扰我好长时间的问题,就像当年您一句话,解决了我和家人的疾苦。
不清楚大陸哪間中藥店可靠。
請教李醫師,中醫講究辨証論治,但如果病人沒有症狀該如何診治?比如肺癌早期。還是説有病就一定會出現証,是病人對不適感不敏感或不願表露?
基本上,望聞問切上不太可能完全沒有異狀。
李醫生,請問臨床上烏梅赤石脂丸用的多嗎?我看網上關於它的資料特別少。
還好
李医生好!“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症,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此条辨医书解释为风邪伤脾而致水气逆于里,不能转输;而其它五苓散相关的条辨全为解病后之虚渴且此书后文也有说此方治虚渴而非治邪,这不是前后矛盾吗?若理解此条辨为正虚邪气未尽,又觉不妥;不知道此条如何解读,请李医生指点。
五苓散,調節水道運作,為雙向調節。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专业的分析和观点!非常厉害
请教李老师,倪师伤寒论里面写到:“只要出现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些症状,就是太阳证。我们不管他里面是什么病不管是肺癌、肝癌,就以太阳证来处方用药就对了。”当临床确实碰到了太阳证,但西医检查出肝癌,我想问临床确实有倪老师说的只有太阳证用太阳证的药就行,还是我临床症状收集不够,只是还没发现肝所表现的症状而要去兼顾肝?
這樣的說法,會引起誤解。如果真的只有這幾個症狀,望聞問切下確定是太陽證時,以太陽證來治療。然而,通常有其它更複雜的症狀表現,不是只有脈浮、頭項強痛、惡寒幾個症狀,那麼也就不會只視為太陽證來治療。
我有个问题,人体水循环里水被气化之后会进入三焦,那进入三焦的水去哪里了呢?起了什么作用?还有之前你的一个案例,病人喝水会吐,但是喝茶不会,这个是津液和水的区别,但是津液和直接喝进去的水胃是怎么区分的呢,津液和水进到胃里面以后不都是混进胃酸里吗
三焦水道,為身體津液運作的主幹,你可以研讀中醫基礎。胃也有吸收功能,雖然大多數營養由小腸吸收,大多數水分由大腸吸收,胃也會吸收一部分進入胃的物質。
李医生你好,请问倪师说的海藻类点心可以无限吃,指的是那种海藻零食?因为有海带和紫菜类分不清
不是那種人工加工的零食
李博士,您好。
麻烦问您一下,如果一个人,脚上有灰指甲(比如拇指,不是外伤所致)的话,可不可以认为,这个人肝有问题呢?
和肝有關聯性,但單一症狀不能確診。
李医生我想请教一下动脉血管堵塞拒按还是喜按呢?
按哪裡?這樣的關聯性很薄弱。
李医生您好,我想请问一下目前大陆很多家长都会给还在打生长激素,这个打了有没有副作用
當然有壞處,連西醫自己都知道。
想起来:
1,阿根廷国家队梅西,一脸的大胡子是开始的表面现象,不知道后续会怎么样。
2,硅谷损友团柱子的儿子,也是“毛”孩子。
李医生您好,各位网友好。我是一名大陆的执业中医师。大约2年前在app看到倪师的视频,开始了学习。很抱歉后一步才意识到自己在观看盗版。我现在在一个小医院工作,一方面我抽空在重新学习中医,另一方面在医院我也不断在使用西药。受限于自身能力和所处环境,我没有办法用纯中医进行治疗,内心知道使用的西医治疗是不好的,是错误的。可是不能不使用。这让我很自责,很痛苦。我想要脱离这个环境。到更适合的地方去。我想要有真正跟诊学习的环境和机会。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有用的中医师,你们开拓出的前路在引领着很多人。我会继续努力,也会持续关注这个网站,灰心的时候,看因为同样的信仰聚集起来的大家,看李医生的文章和大家的发言,就好像一剂强心针一样激励自己,再等待好的时机。努力的话,我一定可以走到和大家相同的道路的!如果,假如有幸可以见到李医生的话,可以请您给我签个名吗?
謝謝你的分享及支持,有機緣見面的話,簽名當然不是問題。
真的吗!谢谢李医生!!超开心~没想到您当天就回复了,您好勤勉啊!我会继续努力的
今天十分心痛,有两个说米汤比牛奶好的人被封杀,请了个营养学教授来说米汤没营养,牛奶营养成分高,结果我发现那个教授是奶粉厂的代言人,类似的象看到倪老师台湾发生的的时事评论说过
這種事情常常發生,願意去深入了解的人,會知道其中的問題。
倪海厦老师说甘蔗汁是甘寒,烤过煮过是甘温,我想问菊花茶饮料加点开水进去是否会变为甘温的呢?曾经有段时间喝冷的菊花茶饮料,感到肚子发冷,以至于有尿频尿急的症状,所以先问问加点开水变成热饮是否可以解决菊花茶药性寒凉的问题
如果只是熱水泡,性質仍偏涼。
大陆有些地方有喂婴儿吃黄连的传统,有说是为了清理宿便的也有说是为了让小孩子长大了对苦味没那么敏感的,李医师觉得这些靠谱吗?婴儿吃黄连煮水真的没事吗会不会长不白什么的
中醫藥方講究配伍,很少只使用單味藥,而孩子健康沒問題時,為什麼要服藥?
李老师,有什么正规渠道可以购买倪海厦老师的视频及书籍吗?
好像买不了了,卖完了
李医生好,从网上资料来看,张志聪-陈修园-唐容川-倪师是医学理论传承的一条线,但每次传承过程中都会提出新的看法,现在我想学习张志聪的书籍(因为张志聪对于四大经典注释比较全面),不知道他的理论对比现在您的理论会不会有一些落伍,会出现明显的错误。
倪老師和其他幾位醫家,並非醫學理論傳承的一條線。
倪师课上有说受唐容川的影响很大,我以为是主要学习唐容川的理论,如果不是,倪师的理论传承应该是怎样的?
倪老師研讀了很多中醫書籍,但他主要的思維,是直接從傷寒雜病論體會及臨床實際驗證出來的。
早就絕版了。
hmm~英雄所见略同!
我是用来来帮我分析文章的,我是一名工程师,经常下载一些很复杂的外文研究论文/会议资料,使用频率最多的LLM有:GPT,CLAUDE ,DEEPSEEK ,GEMINI,其中对图像的理解最好的是CLAUDE,分析最有深度的是DEEPSEEK,summary比较简洁的是GPT和GEMINI,通过限定条件、提示和深入的提问,它会给出比较好的分析解答。
謝謝你的分享。
请教一下李博士,您有霉变甘蔗中毒的研究吗?以前看倪海厦老师网站霉变甘蔗中毒的医案他的学生卢医师治疗另一位学生爸爸的急性霉变甘蔗中毒,人瘫掉了,右手右腿完全不能动,嗜睡手脚冷精神极差。西医说只有三天的命(根据以前西医对霉变甘蔗中毒的研究最后都是死于脑水肿)“记忆中有生XX,生X,和生XX”
我想问的是,虽然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根据以往看李医师用生半夏生硫磺的医案,结合原文中“生XX…”(最后死于脑水肿)进行推测,里面会不会有一味药是生硫磺?我不是要自己去做什么,而是想验证自己的推测
你這樣猜測,意義不大。
李醫師,請問有空可以寫一個骨折的傷科案例嗎?網上關於中醫傷科的資料實在太少了。謝謝!
複雜性骨折等嚴重車事故外傷,西醫急救的外科技術更加適合,所以,中醫傷科逐漸轉向所謂的跌打損傷。
老师。服用小建中汤出现拉肚子是在排湿的一种表现吗?老师临床上有遇到过这种症状吗?谢谢宗恩老师!
有許多不同的可能,包括中藥材可能有問題。
李醫師您好,之前看倪師在黃帝內經的課程講五邪中講解「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的時候,解析了「母能令子虛」是肝實補水克火,令肝能虛。但是沒講「子如何令母實」,當時的我並未留意和認真思考過,然後在看了您的直播回放視頻回答問題時又提到了這個原則,您說可以當成「其子能令其母實,其母能令其子虛」,當時似懂非懂,今天重溫了倪師黃帝內經視頻時再次看到這裡,又跑去看了您的講解,在搜尋了資料和認真思考了後,認為「子能令母虛」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如肺金虛不能管理肝木,可通過治水令心火變弱,令肺金受到克制減弱,故肺金能強壯起來。謝謝您的講解!
「子能令母實」,意思是「其子能令其母實」。木之子為火,木之母為水,火剋金,金生水。當金受到火的壓制過多時,金無法順利生水,瀉火來減少火剋金,使得金能順利生水。不過,沒有必要在文字上面打轉,重點是了解五行和不同臟腑的相關性。
李医生好,冒昧打扰!
请教您,1.大鱼际、小鱼际遍布红点(从皮肤里透出来的一个个红色圆点)算不算肝掌?2.通过1的描述和手指甲放松状态时,月牙弧线处有一条深紫色的线,判断出肝不藏血,血流不回静脉塞在动脉血管末梢。请问要通过辩证哪些方面的症候(诸如脚凉热、夜晚几点醒来、大便状况、乳头凹凸情况、嘴唇颜色?),才能判断出血是堵塞在肝,还是堵塞在大肠或是直肠末梢?
中醫不以單一症狀來診斷。
亲爱的李博士您好,惊叹您的学识和能力。我前阵子也尝试将倪师五部经典在DeepSeek-R1架构进行定向训练后,模型在辨证论治的表现上差不多达到执业医师平均水平,但在复杂病机的动态推演和个性化诊疗方案生成方面仍存在显著局限(F1值下降至0.61)。
这种现象可能印证了西方认知科学中的”专家直觉”理论——顶级中医师通过数万小时的临床浸淫形成的模式识别能力,本质上是一种隐性知识的神经编码。中医是咱们国家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清代唐彪先师的《家塾教学法》中记载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曾经培养了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宗师大德(这本书也是如同仲景先师一样是总结,但是是对历代卓越教育法的总结),在我国有大量[大家]的成功验证。我们对1749-1911年间79位名医成长轨迹的量化分析显示,遵循该体系者达到临床精熟阶段平均缩短3.2年(p<0.01)。
若您有兴趣,我们可《家塾教学法》奉上。其"师徒制认知学徒"模式(Collins et al.,1987)或能为构建中医认知计算框架提供新的维度——特别是在处理非结构化临床经验迁移和伦理价值判断等当前AI系统的薄弱环节。这种古今教育智慧的融合实验,或许能开创中医传承的第三条道路。
感恩李博士,期待您的回复~
謝謝你的留言,麻煩請把相關資料寄到診所(info@youngQi.com),我先多了解一下,然後再看看如何和你做更深入的討論。
可以发给我一份吗?谢谢。邮箱355545548@qq.com
很冒昧的请求,可否分享一份,53513456@qq.com,谢谢
李医生好,从网上资料来看,张志聪-陈修园-唐容川-倪师是医学理论传承的一条线,但每次传承过程中都会提出新的看法,现在我想学习张志聪的书籍(因为张志聪对于四大经典注释比较全面),不知道他的理论对比现在您的理论会不会有一些落伍,会出现明显的错误。
同樣的問題,不要重複留言。
好的,李医生,以为上条留言您会看不到。
李医师您好!我困惑的是,为什么中医人工智能的方向最终是取代人,而不是让人的工作更轻松?辩证是中医师的立身之本,如果把这个工作交给机器,通过大模型训练让其最终能给出解决方案,那谁能承担这种辩证失误背后的道德风险以及伦理问题?有没有可能中医人工智能的方向是培养更多合格的中医师,或者,通过中医知识的普及,让人人成为自己的家庭医生?我记得倪师的经方系统初衷就是让经方成为所有人都accessable的公共资源,小病能实现自病自医。一点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商榷。
你的問題很好,也是人工智能大興後大家討論的問題。無論哪一個行業,如果我們檢視一個人整年工作的內容,會發現大多數時間都是做重複或非解決複雜問題的例行任務,可能只有不到兩成的時間是做複雜及有挑戰性的任務。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類做那八成的重複或非解決複雜問題的例行任務,理論上可以讓一個人有更多時間處理複雜及有挑戰性的任務。但是,問題來了,目前大多數的工作沒有那麼多的複雜及有挑戰性的任務給一個人,那麼,背後的企業家及資本家不會願意浪費資源,因此會留下有能力的員工,大幅提高他的薪資,讓他藉由人工智能,一個人處理原本五個人要做的工作。那麼,另外那四名員工怎麼辦?一方面公司不再需要他們,另一方面,他們也沒有足夠能力藉由人工智能來做多個人的工作,只能被裁員,失去工作機會。這將會是一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國家得面對及處理,可能得大幅發放社會救濟金來養著失業的人群,也可能制定法規限制一個人每週只能上班三天,把工作機會分享給其他人。換句話說,現在的年輕人,無論在哪一個行業,應該趕緊大幅增加自己的實力,成為那使用人工智能的上層20%,而不是成為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下層80%。20-80的比例,可能仍過於樂觀,十年後的比例可能是10-90,甚至是5-95。
李老师您好,
对中医了解还并不深入的情况下,我的理解是如果一个人已经‘生病’, 那就会需要用到力气很大的治疗方式, 并且需要很高的个性化面诊辨证治疗(比如针灸,汤药等),但如果只是有一些日常不适,可以通过日常保健来调养(比如养生功法,艾灸,穴位按摩等等)这些方法比较温和,是不是就可以采用比较通用的方法,这样和ai结合门槛就低一些呢?
比如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问题判断体质,再结合节气和地理位置等推荐一些养生的茶饮等等?
只是最近在思索的一个小问题,并不紧急,如果您有时间回答非常感激! 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