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工研院應邀演講
3/31(週二):中醫在大數據分析上的應用與社群健康管理
「社群健康管理(Population Health Management)」與「生活方式醫學(Lifestyle Medicine)」是目前美國醫療界最熱門的題目,期望以大數據分析(Big Data)找尋到蛛絲馬跡,連結生活習慣與各種疾病,加強社會群體健康管理,提早發現警訊,降低個人與社會醫療成本。然而,很多研究顯示,即使利用IBM Watson強大的軟硬體設計及大量的資料,成效不彰,距離原本預期仍很遠。主要的原因在於原始數據的形態,都是以西醫的疾病症狀為導向,除了醫療類型的資料外, 生活習慣的資料,僅限於每天的運動量、進食卡洛里、睡眠時間等等,不足以突破現有的醫學知識。不同於西醫,中醫以大量的個人主觀與客觀的現象為依據,審查各種身體感受及日常生活現象的相關性,反推(reverse engineering)人體內部可能有的問題,更適合於大數據分析,找出潛在的關聯性,提早對個人及社群健康風險管理。這場演講,李博士將從中醫的邏輯性談起,討論中醫的療效及一般大眾對中醫的誤解,進而解釋為什麼中醫非常適合大數據分析,以及先進國家開始關注中醫思維對「社群健康管理(Population Health Management)」與「生活方式醫學(Lifestyle Medicine)」的幫助。李博士也將對台灣下一代科技產業在醫療領域的走向,提出一些建議。
4/1(週三):(工研院CEO系列演講)計畫性風險投資與一般風險投資的差異
「創新與創業」是台灣目前最當道的顯學,從各個政府機關、研究單位,到各大專院校都投入人力、資源、金錢,鼓勵大家創新與創業,政府更以「與矽谷重新連結(Reconnect to the Silicon Valley)」為號召,進軍高科技風險投資領域。然而,大型公司內部資源利用或國家產業發展的「計畫性風險投資」,和矽谷一般的「隨機性風險投資」差別很大,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CVC)」 該如何運作,一直是大型公司高層激烈爭論的題材,有許多成功及失敗的例子可以參考。 李博士管理投資基金及擔任科技策略與投資顧問多年,合作對象包括多家大型國際公司。在這場演講,李博士將分享他的經驗與看法,並提出一些步驟,提供給與會者參考和思考。
李醫師,請教您,您在現代物理電機學方面是專家,現在於傳統中醫方面也相當有表現,跟隨倪老師時,應該也同時學了不少中國五術,可以請您談談對於台大電機系教授李嗣涔老師所做的身心靈特異功能研究嗎?您的看法是如何?謝謝!
幾年前,我拜訪過李嗣涔教授,那是他還是台大校長,我們談了好幾個小時,他也把我當作實驗測試對象看我的反應,因為有些朋友「傳說」我的氣場很強。李教授介紹了幾位「高人」給我,也送了我一台前蘇聯冷戰時做的「氣功機」,我帶回美國研究了一陣子,也看了李教授的幾篇論文及演講內容。我也看過史丹佛大學孟懷縈教授重複李教授的手指識字實驗,也和孟教授及其它方面的專家討論過很多次。 我的「結論」是,現代科學對這個宇宙的認識很有限,很多事情是無法用目前的科學知識去解釋,我倒不認為李教授的「繞場理論」是最好的解釋方法,這也是台灣許多物理學教授有不同意見的地方,但是,有些現象確實很特別,我借用李教授自己的話來回答你:「絕大多數的特異功能都是假的,但是就是有那萬分之一的事情,讓你完全無法用目前的科學知識來解釋」。
而你講的沒錯,倪老師確實有特意教導我中醫外的五術知識,有一陣子我常幫人「算命」,算的結果也很訝異的「準」,而因為倪老師很多年前就不再幫人算命,受到「達官貴人」請求而推遲不掉時,我大概是倪老師唯一轉介紹的一位,然而,我很快就知道為什麼倪老師不再幫人算命,也向倪老師請教過原因,所以,我也不再幫人算命或看風水。不過,在討論中醫時,我很不願意牽扯到這些五術的問題,中醫已經給人很玄的感覺,把五術拉進來,只會讓中醫更無法成為主流醫學,等到中醫在世界上有穩定地位後,等到科學再進步一些後,或許才是討論這些「很玄的事情」的時候。
李教授這些超乎科學的事實,經過李教授的驗證,應該要尊重其存在。至於如何去詮釋這些事實,是大家可以發揮的空間。如果只說那是怪力亂神,好像不是科學精神的真義。
能知道为啥“為什麼倪老師不再幫人算命,也向倪老師請教過原因”的缘由不?哈哈
這個我們就不談了。
剛剛想跟工研院報名參與您的演講,工研院說沒對外開放。真是扼腕!請問會不會如之前的課程,把錄音放網上?
請把你的姓名、服務單位、職稱、聯絡方式給我,如果工研院認為合宜的話,可用外賓邀請方式來參加。工研院會全程錄影,至於是否對外播放,仍在討論中。
感謝您的良意!因為工研院說已經爆滿,所以我想就不要製造他們的困擾。但還是希望爭取,至少有錄音可分享(錄影當然是更好)。藉由大數據的分析,想必可以逐一驗證中醫學裡的許多為什麼,但是可能達到超越老祖宗(好比黃帝內經)的水平嗎?倒是西方醫學,因為是主流,所以數據更多,會不會因而能夠修正它的許多不足的人體假設、或模型,而大幅進步?
找了很久 還是找不到您的信箱
想寄資料給您
不好意思 已找到 感謝
李醫師您好:
我是今天有去聽您在工研院演說的聽眾,很謝謝您精采的演說。
今天本來有兩個問題想請教您,無奈時間不夠,請容許我在這邊請教您。
1.有關high sensitivity的疑問
您說Tim Cook因為幫APPLE解決了庫存的問題,所以才當上了CEO,而且庫存是APPLE最high sensitivity的問題。
我研究了一下,他是藉由改善零組件供應商的狀況,以及一些生產線的配置等等,來改善自己的庫存的。
不過也造成了一些問題,就是供應商可能自己要吃庫存,甚至全部的產能都要給APPLE,其實也常常耳聞APPLE的供應商並不好當,利潤也不高,甚至虧損。
而庫存處理,我是有看過另一家公司的處理方法。
日本有一家很有名的玩具廠商BANDAI,他現在用一種新的手段解決庫存問題,就是強迫通路商把貨吃掉,庫存的壓力給通路商。
通路商如果不願意,BANDAI下次就不會給他熱門玩具的貨,藉此壓迫通路商吃貨。
通路商沒法,現在我聽到的手段是,熱門玩具強迫搭配冷門玩具一起出售,改逼店家和客戶吃下去。
這樣聽起來,這些我如果解決了某個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法可能就是別人的負擔了?
有沒有什麼雙贏的辦法處理呢?
2.看起來好像有不少人還是很貶低中醫,想請教您的看法
我以前讀過這本書,歷史教我的醫學:16堂經典醫學史。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50026
作者其實不是很看得起中醫,裡面甚至說中醫的發展很緩慢,錯誤很多,到了清代還出現一本”醫林改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6%AB%E6%9E%97%E6%94%B9%E9%8C%AF
我覺得中醫算是古人的智慧結晶,而且古人看到的世界可能跟我們不同,像山海經中那些珍奇異獸等等。
只是現代的科學還沒辦法完全能解釋中醫的很多理論,不知道您的看法是如何呢?
很謝謝您的分享,連續兩天聽您演講獲益良多,希望下次還可以再聽您分享!!
謝謝你來聽我在工研院的第二場演講。(1)投資在「the link of highest sensitivity」是針對投資的影響力而言,至於如何操作,端看主事者的方法及條件限制,有的會讓其它廠商失利,有的會追尋雙贏。(2)我在第一場演講裡有不少討論,聽起來你是工研院的人,你可以在工研院內部網頁上看到視頻。很多人對中醫不了解,是因為有太多的「中醫」讓人失望,當人們稍稍了解真正中醫是什麼、療效如何後,就會180度轉變,不然工研院這種國家級的研究單位也不會請我來演講及討論許多題目。這次訪問工研院,有很多感觸,我打算寫一篇文章來闡述,不過,得等我回到美國後再說。
我是工研院的員工沒錯,謝謝李醫師的回覆,期待您的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