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 96.1:中醫及高科技如何結合?
日前受邀台灣中研院及政府相關組織回台灣演講,其中生物醫學研究所花了數年的時間研究了上千種中藥,由現代光學評譜分析組成成分,藉由分析的技術來檢驗中藥,並且收集許多古典書籍建立起大數據庫,將中醫的理論藉由高科技數據分析來佐證,這也需仰賴有高科技以及中醫背景的人員輔助合作,這也是這次受邀演講的主要原因。 高科技與中醫做結合之際,臨床的治療案例就顯得格外重要,臨床上足夠的案例才能使理論不再是紙上談兵,真實病例背後的治病邏輯,能讓高科技學者輕易理解中醫治病的機理,加上中醫的大數據庫,期待能讓中醫再次回到被...
FM96.1 : 中醫不談過敏只談濕
目前正值每年的花粉季節,加上去年聖誕節至今年的流感,很多病人由外感尚未完全康復的情況下又趕上花粉季節,不適的症狀久久不能解決,而西醫認為的過敏現象,在中醫另有獨到的見解。美國加州空氣品質佳,但過敏民眾的數目卻隨年齡漸長增加,甚至可見到體形健壯的人卻有過敏的現象,這是為何?這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 在美國日常飲食常常可見乳製品的存在,雖然乳製品的攝取對肌肉的生長有幫助,另一方面,在中醫看來卻造成了體內的"積濕 ",而體內的濕氣可以引發各個虛弱的臟器產生病理現象。中醫將體內的廢棄物概略分為數種,其中有...
一位癌症藥物研究員的來函
最近收到一位癌症藥物研究員的來函。雖然她的觀點不代表整個癌症研究界的看法,我覺得值得和大家分享。經過她的同意,我節錄部份討論,放在下面給大家參考。這位癌症藥物研究員,北大藥學院畢業,在美國拿了藥理學碩士,目前在一家藥物公司做抗癌新藥的研發。 部份來信內容: ... 對西醫用各種毒藥對抗癌症的方法越來越不認同,而對中醫從整體條理體質對抗癌症的方法越來越傾向。癌症說白了就是人身上多長出的一塊肉。當人體受傷時,人體組織的缺氧基因(Hypoxia Induce Factor HIF1)就會被激活,從而促...
FM 96.1:當史坦佛遇到中醫陰陽五行
中醫學術的傳承在台灣仍然保有較正統的一面,但即使台灣被認為是中醫保留較完善的地方,普遍社會的印象,視中醫仍為保健、慢性病的非主流治療方式,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在幾次回台灣宣導後,利用科學邏輯的方式來解釋、了解中醫,還有臨床上治療效果良好的病例來驗證中醫,讓大家了解中醫不僅可以做到保健,疾病的治療效果更有其彰顯之效。 中醫的推廣需提倡治療的有效性,更要有臨床上有效案例的數據,順道一提臨床上治療見效的案例。一名腮腺旁淋巴腫大患者,於初期腫大時藉由西醫外科手術切除,於手術後傷口感染復發,腫塊相較初期更大...
中華商報 北加州版 專欄作家
幾個月前,在南加州知名的中華商報()決定發行北加州版,負責的主事者決定北加州版以科技與文化為主,兼顧中國與矽谷的交流。北加州版邀請了幾位專欄作家,為北加人提供更深入的文章。我很榮幸地受邀負責健康部分,專欄定為「李醫師的診療日誌」。另外幾位專欄作家為: 美食專家Miggie廖若庭:「Miggie的廚房 吃喝我最大」 資深藝術家張曉暢:「張老師的畫廊」 會計師黃鑫:「商與法專欄」(各類公司與個人的會計事宜) 律師祝良:「商與法專欄」(各類公司法律事宜) 科技專欄作家寇天友:「哥倫布快車」() 教育文...
FM96.1:脈診和心電圖的結果為什麼會不同 ?
西醫利用心電圖(ECG)來診斷病患心臟跳動的情形,中醫則是藉由望,聞,問加上切脈來判斷,當然也會有病患疑問,心電圖的精確度怎麼與脈診相比較呢?首先,心電圖是測量心臟神經的放電,心臟神經的放電與否是藉由人腦釋出訊息來控制心肌,假設由同一個腦神經發出同一個強度、訊號給不同人的心臟,不同心臟的反應當然會有差異性,就臨床而言,有些病患心電圖顯示沒有問題,卻在脈診觀察到了"結代脈 "的情形,表示心臟的跳動並不健康,這就再次顯示中西醫診病的工具以及治病思路的差異性。 中醫脈診在手上不同位置個又代表不同的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