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未來Family》雜誌專訪
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25911
(採訪記者:徐允華)
從史丹福電機博士轉行成為中醫師》李宗恩感謝太太一句話:「科技廠和金融業不缺你一人,但這樣的中醫師只有你能當。」
十幾年前,李博士是人人稱羨的矽谷工程師、投資管理人和科技公司創業者,亮眼背景橫跨科技和金融產業。而在父親毫無預警罹患肝癌後,促使他走上臨床中醫之路。
在這複雜的時代,跨領域專業人才越來越搶手,百萬科技人改當高產值農夫不再稀奇,但有聽過科技人跨行金融業,又成為一名中醫師? 尤其在過去兩年, 治癒過無數新冠肺炎的病患。人生不過數十載,這麼多的起承轉合,李宗恩怎麼辦到的呢?
科技人+金融業,父親得癌症,讓他走上臨床中醫之路
十幾年前,李宗恩是人人稱羨的矽谷工程師、投資管理人和科技公司創業者,一生沒有考過聯考,全都以資優保送入學,從台灣大學物理學系畢業、史丹福電機工程學博士到柏克萊加大企業管理碩士,亮眼背景橫跨科技和金融產業。
在父親毫無預警的發現肝癌,治療後反而迅速惡化,讓李博士嗅到了西醫的問題。經朋友介紹,認識中醫經方大師倪海廈後,始見「望聞問切」加「辨證論治」,使這位科技博士對「不科學的中醫」燃起莫大興趣,發現中醫其實比西醫還科學,日後成為了倪海廈老師的關門弟子,著有暢銷書《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引領現代人重新認識中醫智慧。
在轉行成為中醫之前,李宗恩也有許多猶豫,但是太太的一席話,讓他更加確認自己的決定。「科技廠和金融業不缺你一人,但這樣的中醫師只有你能當!」他也希望以自己的學經歷,破除許多人對中醫的迷思,進而推廣到主流醫學。
「玩夠了」的童年,鋪陳了自律讀書的甘願心情
學霸從小就是學霸嗎?李宗恩出生時因為心臟有小洞,非常瘦弱,被西醫宣判活不到10歲,加上又是老么,上有哥哥、姐姐,爸爸媽媽只希望他能平安健康就好。平時,他跟家中的大狗打鬧玩耍,玩膩了,就去找家裡或街邊的電器、破銅爛鐵來拆組,「有次爸媽禁止我拆機車時,才發現我已經拆過又裝回去了。」這段時光中,不知讀書為何物,他被允許天馬行空的想像,並能實際進行觀察和探索,「這樣的童年對我的幫助很大。」
整天拆拆裝裝,媽媽認為他蠻聰明的,成績應該不錯,很期盼看見小兒子站上國小的畢業舞台領獎,「我到現在還記得,媽媽的失望表情……」表情烙在李博士小小的心房,加上國中就讀的是爸爸當校長的學校,不想讓父母親失望,以及一種「想玩的已經玩夠,該收心了」的自發心情,他開始念書。
「那個年代,大家都覺得校長的孩子應該很厲害,我理所當然的被分配到升學班,從小學升國中的暑假就開始上課了。」國小玩了六年,剛開始李博士的成績很爛,可是就在開學前的最後一次數學考試上,拿了高分,老師對他說:「前面你只是不適應,我就知道你很厲害!」
老師的鼓勵,如同對一個犯了罪的孩子說:「從現在起,你過往的犯罪紀錄全部取消!」愧疚感被釋放,肯定的話語產生了極大的力量,「我感覺自己得到了信任,不想辜負信任,從此更自律。」回家吃完飯就念書,「回想起來,甘願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沒有人逼我,為自己而學。後來我教孩子也不會用逼的,身教加上等待,等到他甘願做,就會做得很好!」
做學問的秘訣:選定一本重要書籍,從頭到尾、一字不漏的精讀,重點在「複製作者的大腦」
國中二年級,李宗恩獲選為教育部重點資優培育對象,高中和大學都以保送入學,「當時我可以進任何一所台灣的高中,但父母覺得讓我離家太辛苦,就近選擇了嘉義高中。」進入台大物理系後,放眼都是第一志願的同學,沒人瞧得起穿嘉中制服的李博士,是什麼特質讓他能再次成為系上焦點呢?
「我做事很認真」,認真到一個地步,只要是他選定要讀的書,「我一定從封面的第一個字,看到封底的最後一個字。在理解之前,坐車、走路、吃飯都在想,直到弄清楚了才會進入下一頁。」這是他的執著,也是他相信的必須,知識不是速食,再營養的食材都需要透過消化才能產生幫助。
他坦言這樣的學習起步像蝸牛,不過速度會越來越快,「讀太多次,就算沒理解也會背了,考試能把答案背出來,一樣獲得好成績。」熟讀到背誦、再到深刻理解的過程,使他面對再難的學問都有突破的信心。做學問,李宗恩把持一個原則:找出經典或最適合自己的幾本書,從頭看到尾,熟讀熟知,一字不漏,「就連作者如何感謝妻子、小孩的序和後記,我都看!」
精讀才能「download作者的大腦」,從字裡行間複製作者的心流和智流,學習他們看待事情的角度方式,不只是擷取觀點而已。「我學中醫的時候,精讀倪海廈老師的五本經典,發現中醫思維過程和物理學很像,皆由原則和定律出發再進行邏輯推演,原來過去的訓練與累積不曾白費。」
使用兩本筆記,高效管理時間和人生;利用書籍閱讀,安放變動不定的心境
人生劇本總是奇妙,被判活不到10歲的李宗恩,讀書和工作之餘,也是攀岩、 射擊、武術、潛水的好手。他的時間管理祕訣,藏於兩本筆記中,「我會把代辦事項、想嘗試的活動、書上金句、忽然冒出的靈感、各種觀點,記在一本筆記裡,不做評斷、想寫就寫。」這一本他一定用手寫,才可以毫無限制的將心思意念轉成紀錄。
最重要的是,「每隔一段時間,回顧這些零散筆記,經過思考,將『過十年後仍重要的、值得傳承的資訊』消化整理,有條理的謄寫於另一本筆記中。」兩本筆記提醒他專注於值得的事,幫助他保存重要思路。
記錄著閱讀,閱讀著記錄。「我沒有認識任何一位厲害的人是不看書的!」李宗恩用雙重否定來加重語氣,「現代人最可惜的就是看懶人包、節錄型的知識」,片段素材很難為學問打底,「如果沒有完整的知識體系,任何變動都可能成為焦慮來源,憂心忡忡的父母往往會讓孩子也覺得:人生好可怕!」成長需面對的難關不會只有病毒,安放孩子之前,父母要先懂得安放自己,閱讀是一條值得嘗試的途徑。
承認自己是新手父母,多用身教和陪伴,孩子會更親近你
即使身為學霸領袖型的人物,李宗恩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也掙扎過,「我永遠是新手爸爸,一路新手了快19年。」隨著成長,孩子的變化永遠是新的,家長只有視孩子為「完整的人」, 有自己的想法、經歷和人生,而不是什麼事都得插手的「小孩」,才有辦法健康的陪伴、放手讓孩子長大,如此,他也才會對你坦承,與你親近。
曾經,李宗恩在國外有一個非常好的工作機會,但他最後決定留下陪孩子,「沒辦法,必須選擇」,在這選擇的背後,他的爸爸影響深遠。小時候身體不好,常被爸爸帶在身邊,國中就讀爸爸的學校,午餐常到校長室吃飯,「我看見他怎麼面對、解決問老師的問題,我總聽見別人說他厚道。」身教遠遠超過言教,陪在孩子身邊,做正確的事,孩子跌倒、慌張時才有可學習的榜樣。
治療憂鬱、過動和青少年叛逆的新選擇:看中醫
現在越來越多孩子患有憂鬱等情緒問題,李宗恩從中醫角度切入,獲得許多改善的案例,比如中醫理論中「肺主憂」、「肺藏魄」,肺陽不足的人容易有憂鬱傾向。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孩,可以從肝和脾的治療下手,「小建中湯加酸棗仁湯」就幫助了許多家庭,但他更強調,中醫不是連連看,一定要找專業中醫師仔細地望聞問切,視每個人不同的身體狀況開方。
中醫博大精深, 甚至連青少年叛逆都有解方。李宗恩指出, 人的生理和心理緊密相關,相互誘發和影響,病人猶豫不決、拖拖拉拉的習性,由肝、心、脾、肺、腎的狀況就可看出徵兆,所以當肝臟健康一點,青少年的焦慮、脾氣就會轉好,與大人之間的緊張也會減緩。
當然,問題可能不全出於孩子,大人必須先審視自己的五臟六腑。李宗恩觀察,診間有許多父母身體出狀況,造成情緒不穩,又對兒女求好心切,反而導致青少年的焦慮和壓力。他強調,很多情緒上的問題和身體都有關係,可以找合格的中醫師來檢查,再來探討和青少年孩子的關係, 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忍不住要點個讚
当张仲景遇上史丹佛应该就是很适合我,我也很喜爱,会反复精读的一本书。感恩李博士的贡献。
报个到
李博士,能問一下當初倪老師上課的時候用的是哪個版本的針灸大成和針灸甲乙經。能給個版本圖片嗎?我實在找不到當初哪個版本
早就絕版了。
特别佩服李师母的一句话:科技厂和金融业不缺你一人,但这样的中医师只有你能当。 由衷感谢!
謝謝你的支持及鼓勵。
透過中醫看育兒經, 陪伴、自由、信任、閲讀,李醫生的童年很幸運,不經意之間最科學最質樸的育兒理念全都貫穿其中,大陸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尹建莉和台灣著名歌手陳美齡無不都是推崇自由育兒觀的先行者,她們的著作和李醫生的這篇訪談高度契合,成功的人往往有很多相似之處。
謝謝你的支持及鼓勵。
李医师,您好。
我昨天在抖音上看到你在2007年和马云、史玉柱的视频,然后才了解到您的。最近很多视频都说您在十几年前就预言了现在的抖音商业模式和元宇宙。我想,像您这样的人才,后来投身中医事业,您应该是觉得中医更有价值才做出这样的选择的。我最近在备考LVN执照,很焦虑,我本来是喜欢科技行业的,但是在家人的作用下不得不先考LVN,本来我对医学兴趣没那么大,但是看了您的故事我很受触动,也更加觉得我学习的医护知识是很有用的。我小的时候和您看书的方式很像,都是把一本书按顺序看,吃透了才罢休。我对射击和攀岩也很感兴趣,我有很多方面如时间想向您学习。我们距离不远,将来考完试也许去您那检查身体!
不知道您是否有粉丝群。
Ken
謝謝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