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加州時間9月24日周六下午7pm / 北京時間9月25日周日上午10am

內容:脈診及回答問題

主辦單位:岐黃聖賢智慧公益學習平台

觀看直播通過方式預約:

用微信(WeChat)掃描圖片中的二維碼,點擊預約直播,屆時進入微信視頻號觀看直播。

簡介:

脈診,在許多中醫愛好者心中帶有神秘的色彩,也為許多人過度渲染。然而,明朝李時珍撰寫「瀕湖脈學」時,開宗明義,在序文中直言「世之醫病兩家,咸以脈為首務,不知脈乃四診之末,謂之巧者爾,上士欲會其全,非備四診不可」。如果醫家以爲單憑脈診就可以深入了解病情,多半是缺乏臨床治療複雜病症及急重症的經驗,或者流為紙上談兵的中醫訓詁學家。

不過,脈診依然有其重要性,提供更多的資訊給醫家思考,讓診斷更加完善。李時珍爲了正視聽,寫下了「瀕湖脈學」,其中列舉了「浮、沈、遲、數、滑、澀、虛、實、長、短、洪、微、緊、緩、孔、弦、革、牢、濡、弱、散、細、伏、動、促、結、代」27種脈象。 後代醫家也多有著作闡述脈學,現代人更延伸各種理論,提出所謂的三層脈五層脈等,甚至西傳歐美,譬如美國西醫Dr. Leon Hammer寫了一本厚達八百多頁的「飛龍脈學」(“Chinese Pulse Diagnosis – A Contemporary Approach”)。然而,絕大多數的脈診解釋都是「條例式」,這個位置代表哪個臟腑,那個脈型代表哪個問題,缺乏整體的核心思維,往往讓人穿鑿附會、各説各話,到頭來連「四診之末」都無法勝任。

其實,脈診可以不用那麽虛無縹緲、玄而又玄。這次網上講座,我們以現代流體力學的概念來探討寸口脈的意義及表徵,思考如何連接中醫古籍的闡述,建立脈診的核心思維。如此就不僅僅是寸關尺、浮中沉幾個部位,也不僅僅是27種脈象,而是一個連續的思維空間。同時,也可以理解爲什麽脈診是反應身體某部分的可能狀態,而非直接定論某個臟腑的絕對問題,以及在「脈症不合」的情況下,知道該如何思考與解釋。

圖表 1 – 立體圖
圖表 2 – 側視圖
圖表 3 – 上視圖
圖表 4 – 剖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