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加州的大火使灣區空氣清潔度大大降低,心肺功能不佳或有哮喘病史的朋友已明顯感到肺部不適。那麼有什麼辦法來保護自己的肺?我們來聽聽李宗恩醫師是怎麼建議的。

霧霾以及大火造成的顆粒均為人工物質,它們要比花粉等天然物質的毒性大得多,給人造成的傷害也大得多。很多大陸的朋友赴日購買被譽為治霧霾証之神藥的「清肺散」,殊不知這些中成藥的原材料大都來源於中國:日本在中國廉價收購上好的中藥材,帶回本國後用漢方製成成藥,並返銷回中國大陸,或是乾脆被大陸赴日旅遊團搶購一空,讓日本人賺足了其中的差價。通方可以賣得熱門、暢銷,雖然效果還不錯,但並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

日本崇尚東方醫學可追溯到漢唐時期,後來明治維新全面西化,並實施了一系列廢止漢醫的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發現西醫不能治好慢性疾病,一九七幾年便開始復興東方醫學。中醫在日本由於沒有受到金元明清溫病派的影響,經驗方基本出於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而溫病派的藥方比較雜、溫和,以養生為主。在日本很容易買到葛根湯、小青龍湯等經方派感冒方,而在中國板藍根沖劑、銀翹散等卻成為感冒中成藥的主流。日本把古老的漢方精緻化、專業化,這一點值得我們反思和效仿。

案例分享:一對老夫婦,太太是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員,對西藥很了解。她的先生已退休,肺炎一個月,斯坦福醫院用抗生素對其治療了一個月也沒有治好,病人一直咳,乾咳夾著濕咳,有痰咳不出,十分難受,來診所求診。今天,病人繼初診後不到一個星期來複診,咳嗽已經好了80%。藥方中的葶藶子是去除肺下層的濃痰,診斷時讓病人深吸一口氣並屏住呼吸,得了肺炎的人會覺得胸部緊,忍不住想咳嗽;根據緊的位置可判斷病的輕重:若咽喉部位緊則表示病情較輕,若在心窩膻中以下的橫隔膜緊,則表示病情比較嚴重。真正得了肺炎之人大體抵擋不住想咳的慾望。白痰為肺寒,黃痰為肺熱,寒熱夾雜是肺炎中很常見的現象,比如左熱右涼、肺底寒肺中熱等等。

相對來說,霧霾引起的健康問題並不難治,一般化熱要用清熱的藥,石膏、杏仁、麥冬來潤肺,加上祛痰的藥生半夏、桔梗,嚴重的用南星,葶藶子,如果已經發炎就用宣肺的藥麻黃、射干。

熱線電話一:

林女士:女兒去了學前班,被傳染感冒,咳嗽有一陣子了,病情反覆。西醫說沒發燒就不必擔心。請問李醫師,這樣的小朋友吃什麼中藥會有療效?

李醫師:西醫對感冒本來就無計可施,抗生素是針對細菌而不是病毒。止咳糖漿只能暫時讓人舒服,但不能治本。好的兒科醫生治感冒不開藥,不好的會開類固醇,讓病人很快恢復,但會有很多後遺症。中醫看來,病人雖然沒有發燒,若還在咳嗽,就說明肺寒還沒有清除。三不五時,天氣變化、吹點風、冷熱調節變差就開始咳,變成慢性支氣管炎,甚至哮喘病,小孩子用點利水的白朮、茯苓等輕藥,水道調節好了,寒自然就排除了。

熱線電話二:

唐女士:女兒游泳,腳板長了疣(wart),花了很多錢也沒有治好,怎麼辦?

李醫師:西醫認為疣是細菌感染,剪掉還會長回來。中醫認為疣長於四肢末端,說明氣血不足,自己可以解決的事情不能解決。中醫的外科可以用米粒灸來治療,將壞的地方燒掉,好的地方不會繼續燒,不會留有傷疤;內服藥主要針對心臟不夠力、肝血不足、手腳冰冷開藥方,斷以後的根。

熱線電話三:

姜女士:女兒9個月大,最近發燒、咳嗽,看西醫沒給開藥。請問這麼小的孩子可以看中醫嗎?可以吃中藥嗎?

李醫師: 我們診所的病人最小只有兩個月大,選擇台灣科學中藥粉劑混合母乳或者果汁給小兒喂服,用一些很輕的藥就很有效,比如利水的五苓散。小孩自身調節能力強,輕病借助中藥輕輕推一下就能恢復,重病才需用重藥。

熱線電話四:

劉女士:一、 給小孩吃的利水治咳嗽的中藥有不苦的嗎?二、性格上表現沒有ambition(雄心壯志)的小孩是不是肺不夠健壯,因為中醫說「肺主魄」?

李醫師:一、利水滲濕藥大都味道甘淡,不苦。二、不一定和肺有關,長遠的志向通常與腎臟有關,比如「我要當總統」。成天躲在黑暗的角落,不喜外出才與肺氣有相關性,但具體要個案分析。

(語音檔案由FM96.1電台提供,文章摘錄自語音檔案內容,部分文字略有異同,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