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美國最高法院表示拒絕受理輝瑞 (Pfizer) 製藥廠提出的涉及延緩非專利品牌 (generic brand) 的降膽固醇藥進入市場 (Pay-for-Delay) 的相關上訴。

這則新聞讓人聯想起幾年前關於Lipitor的集體訴訟,Lipitor, 中文譯名為「立普妥」,被廣泛用來降膽固醇、降血脂。作為世界第三大藥廠輝瑞 (Pfizer) 的拳頭產品,Lipitor的銷售份額曾占公司總營業額的25%。2012年2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發布了關於「立普妥」和他汀類藥物 (Satin) 的聲明警告:服用這些藥物的患者發生高血糖和乙型糖尿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加,並責令對藥物的標籤進行更改以警示潛在副作用。 繼FDA聲明後,「立普妥」在美國被近4千名的服用者提告,原因是輝瑞明知「立普妥」會引起乙型糖尿病,卻從未提出警告。原告律師表示婦女服用「立普妥」引發乙型糖尿病的機率比男性高,但從藥品得到的療效卻較男性少。

臨床上中、西藥都常看到「三高」的藥物互相導致另兩高。很多人在幾年前得了其中的一高,五年、十年以後「三高」都得齊了。中醫認為這不奇怪,「三高」和肝、脾很有關係,可能是肝脾互克呈現出的一種現象。肝臟製造並重複使用膽固醇,肝血和血壓有關;中醫認為的脾臟包含胰臟,因為胰臟分泌胰島素來控制血糖平衡,所以脾臟和高血糖直接相關。西醫只看一個數值,服用西藥可能可以將數值很快降下來,但是這就代表病治好了嗎?不見得,隱藏的致病因子還在,單純地將膽固醇指數降下來,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比如副作用可能是高血糖或是心臟衰竭等。很多事情並沒有速成的答案,就像止痛藥一樣,或許能暫時減輕病人痛苦,但不能根治疾病。

最近不幸又發生了幾起校園射殺事件,槍械需要管制,但我們來對照一下,在美國一年因醫療事故和藥品濫用所造成的死亡人數:

  • 因槍支死亡的人數為兩萬三千多人
  • 因醫生處方的鴉片類藥物濫用造成的死亡人數為五萬多人
  • 正常感冒(不含流感)死亡兩萬多人
  • 西醫誤治 (malpractice) 死亡二十五萬人

僅看第二項,數字就很驚人了,那為什麼大家還吃呢? 是Necessary Evil (An evil that must be allowed for a greater good to result. )嗎? 吃藥把數值降下來,身體就健康了嗎?要知道這並不是身體自己產生平衡後降下來的。

我們來談談常常被大家誤解的「膽固醇」。膽固醇是製造細胞膜、膽汁、荷爾蒙的重要原料,是維持人體機能正常運轉的不可或缺的物質,它靠脂蛋白(lipoprotein)作為載體運送到身體各個組織並回收到肝臟。LD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低密度脂蛋白) 負責將膽固醇運送到全身各處,而 HDL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高密度脂蛋白) 負責將膽固醇收回至肝臟。不同的脂蛋白運送的膽固醇成分是一樣的,只是密度不同的脂蛋白對血管的影響不一樣。過多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會讓血管產生斑塊、堵塞,所以被很多人認為是「壞膽固醇」。那為什麼LDL會太多?因為身體到處都有炎症,膽固醇是身體每一個細胞的必要物質,就像救火,需要派出消防車撲火一樣的道理。失火了,不應該禁止救火車的出行,而應該調查為什麼到處失火。

西醫看到一個小問題,但用藥後卻產生更大的問題,很多人還是願意服用,除了一部分人不明副作用之外,還有的就是希望化學藥物帶來速效的治療方法。美國人均壽命在提高,可是生活品質卻在下降, 現代人的最後二、三十年要比父輩、祖父輩過得痛苦,這也是吃藥圖速效帶來的後果。

案例分享:女性,五十五歲,小腸疝氣。該病人腹膜有個破洞,有一小段小腸會掉到洞卡在那裏,有食物經過時會很痛。西醫會裝個人工网膜(Mesh)把小腸拉起來,病人覺得很快就好了,可是難保什麼時候腹膜又會破個洞,若是來不及動手術,可能造成嚴重的小腸壞死、腹膜炎。中醫認為疝氣是患者中氣不足造成的器官下陷,若是中氣足,即使有洞,小腸也不易往下掉。李醫師在臨床治好不少例,中氣不足的原因可能是小腸不夠熱,而小肠不够热是由于心陽下不去,心阳下不去是由于肝血不足等,臨床上一步步往回推,直到找到問題的源頭。這位病人在治療期間由於各種原因,病情起起落落,但大體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最後花了半年治好了小腸疝氣,避免了西醫的手術,雖然療程比李醫師預計的要長,但是病人覺得很值得,因為避免了以後的問題。

上面的案例是病人在西醫的開刀和中醫的中藥結合針灸之間選擇,做決定可能會簡單些;要是從簡單的吃抗生素和吃中藥二者擇一,恐怕很多人就會選擇看似速效的抗生素了。其實,中醫在治療很多疾病上並不比西醫慢,比如流感,抗生素的效果不好,中醫很多流感案例一個禮拜就能治好。

熱線電話(一)

Lisa:請問壞的膽固醇高怎麼辦?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李醫師:LDL不叫壞的膽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它是膽固醇的一種載體,負責把膽固醇帶到身體各處。LDL太高的話,在某種情況下可能會造成血管賭塞,需要治療。但治療的重點不在於把LDL降下去,而是解決身體長期的發炎狀態,讓LDL自己降下去。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可能是肝脾互克產生的一個現象,要看醫生,讓醫生決定怎麼治療。重點是不要過於心急,中醫也有很強的中藥也能做到降下指數。例如有些清肝的藥很強,可是對病人的身體有傷害,一個有道德的醫生不應該在病程一開始就用這麼強的藥。重病另當別論。

熱線電話(二)

王小姐:中醫對痔瘡有什麼辦法?

李醫師:中醫對90%的痔瘡很有效,治療也很簡單。一位二十幾歲女病人晚上不睡覺,痔瘡好幾年,西醫認為只有開刀才能解決,但開刀後還會復發。我們幾個禮拜就治好了。中醫基本上認為痔瘡是身體寒濕,濕熱下注的結果,不用大黃、芒硝這麼強的藥,而用赤小豆排濕,槐花涼血,當歸潤便, 大便順暢就不會在傷口癒合階段造成問題。

結語:請醫生治病不要心急,花點時間和醫生好好溝通,遵守醫囑,及時回診,只有醫患之間相互信任、互相配合,才能一起把根本問題治好。

(語音檔案由FM96.1電台提供,文章摘錄自語音檔案內容,部分文字略有異同,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