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有一齣很火紅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以精神疾病病患造成的社會問題為主題,討論當精神病患隨機殺人後,受害人家屬、被害人家屬、媒體、社會大眾、以及司法人士等等的互動,深入人性的善與惡,感動了很多觀眾,也引起許多法律及社會如何處理及幫助精神病患的話題。

劇中強調精神病患必須長期接受藥物治療,不過,也特意凸顯出服用精神科藥物的嚴重副作用,譬如智力及行為能力大幅下降、身體協調變差等等。這齣電視劇把這樣的治療方法定位為「無法避免的壞處(necessary evil)」,因為沒有其它更好的辦法來幫助那些精神病患。換句話說,為了讓那些精神病患繼續生活下去,不去暴力傷害別人,唯一的辦法是用精神科藥物把他們的大腦給「廢了」,就好比用化學藥物為強暴犯「去勢」一樣的思維。

真的沒有其它辦法了嗎?兩年前,我應公民人權協會(CCHR)、國際同濟會、國際獅子會的邀請,到台中參加公益講座「除了吃藥,我還能做什麼? — 探討精神障礙多重原因,藥物並非唯一選擇」,專題演講的題目為「給不想再吃精神科藥物的你 — 從中醫的成功個案臨床經驗談起」。在活動之前與之後的好幾個月,我和許多精神科臨床醫師交流討論,不少精神科醫師也深刻認知,這樣長期藥物治療並不是辦法,有些精神科醫師也開始拒絕使用化學藥物,嘗試使用另類療法,譬如音樂療法等等。

其實,中醫是可以大幅幫助精神病患的,我幫助過不少精神病患,從憂鬱症(Depression)、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自殺傾向(Suicidal)、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強迫症(OCD)、自閉症(Autism)、迫害妄想症(Paranoia),到有幻覺幻聽、無故打人罵人等等的精神問題。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皆和我們有意識及無意識的心智活動有直接關聯,肝心脾肺腎、各主魂神意魄志,生理和心理互相影響,心理不同的問題會導致不同器官的生理問題,而不同器官的生理問題也會導致不同的心理問題,惡性循環下,導致身體及精神有嚴重的不正常表現。對於這樣生理心理互相的影響,中醫從生理下手,器官的問題轉好一些,對生理的負面影響會減少一些,生理問題輕微一些,器官問題也就再好一些。如此,利用中醫治療,打破生理與心理的惡性循環,轉為良性循環,精神問題逐漸減輕,乃至完全康復。

這聽起來好像有些玄,其實,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觀察注意到了這個關聯性。人體腸道內有數百萬神經元,不亞於腦內的神經功能,已經被現代醫學認為是「第二大腦」。大腸內的毒蛋白及其它有毒物質,被認為極有可能是老年癡呆症、帕金森氏症、自閉症等的根本原因。世界各地器官移植的病人,肝心脾肺腎或其它器官的移植,已經有數十萬個病例在器官移植後,發現個性、人格、興趣、技能、生活習慣等等不同心智活動的明顯改變,讓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變得與捐贈器官的人更加相似。「細胞層次記憶(cell level memory)」也慢慢被主流接受,認為每個細胞都會帶有某些記憶,對人體的整體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面對社會上越來越多的精神病患,目前精神科主流走上兩條路。一是使用更多、更強的化學藥物,這部分不需要再多討論,絕大多數的精神科醫師認為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二是重新使用以前流行過的電擊方法,換個方式,新的電擊方法變得比較「高科技」,可以把微小的儀器植入腦殼裡面,當儀器偵測到腦內「異常放電」現象,就依據事先設定的「程序」,放電電擊大腦特定部位,以「修正」、「掩蓋」精神科醫師認為的「異常放電」。這樣的方法,挺「科技」的,但是一點都不「科學」,和用化學藥物把精神病患「廢了」異途同歸,外來強加的放電,遲早有一天會把大腦搞得更換亂,產生更多、更大的問題。

既然台灣公視製作組要探討精神病患的長期治療及衍生的社會問題,很有心的製作電視劇來引起各方專家及社會大眾的討論,那麼,是不是應該多花些時間及心力去深入了解中醫治療精神疾病的效果,以及那些因為中醫治療而康復、得以重回正常生活的病人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