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起頑固的疹子,久久不消,是養兒育女時很常遇到的問題,從幾週大的小寶寶到念高中、大學的大孩子,都或多或少有過皮疹,有的卻非常嚴重,癢到無法睡覺,把皮膚都抓破、抓爛了。一開始發病時,最常看到的部位在手肘和膝蓋的內側,逐漸擴散到手腳、脖子、胸背等。雖然發病的原因有很多,最常看到的原因在肝臟與脾臟,一方面肝血虛,造成肝的解毒功能下降,也無法充分滋潤皮膚,另一方面脾虛造成濕在皮表下累積,或者可以說是組織液代謝不良。當這兩個因素碰在一起,在成年人身上會有多種不同的反應,而在小孩子身上,最常看到的反應即為皮膚起疹子。

小孩子的肝脾為什麼會出問題?脾胃的問題,少數是天生比較虛弱,大多數都是飲食習慣造成的。現在的加工食品及零食,做得非常好吃,很多廠商也想辦法研發可以讓人上癮的化學口味,造成小孩子常常不肯吃正常的食物,鬧著要吃各種速食、甜點、餅乾。或者,小孩子偏食,不肯吃某些食物,爸爸媽媽怕麻煩,只要小孩子有吃飽、吃得「還算可以」,也就順著小孩子的喜好,甚至爸爸媽媽自己也吃的亂七八糟。我有一個小病人,個性很強,說不吃就不吃,爸爸媽媽管不住,結果三年來每一餐都是以餅乾為主食!另外,也有許多小孩子吃飯時,都得有杯冷水或飲料,平時也愛吃冰冷的東西,外加很多乳製品,牛奶、起司等等,造成脾寒濕重。

中醫認為脾主消化吸收、營養的管理等,當脾臟功能下降時,良好食物的營養也就無法正常吸收、為人體所用,營養下降造成血虛,而中醫認為血虛以肝血虛優先,肝的功能也就慢慢變差。同時,現在許多小孩子整天玩手機,肝開竅在眼,整天玩手機迫使大量肝血來支持視力,加上晚上又很晚睡覺,本來就很傷肝,又沒有足夠食物的營養來滋補,雪上加霜,肝就受不了了。而這樣的小孩子通常會有其它的表現,譬如比較過動、專注力較差、容易不耐煩、晚上睡覺翻來覆去等等,都是小孩子肝血不足時常看到的症狀。

怎麼治療?通常有兩個大方向,一個以養血為主,另一個以發表為主。養血的方向是希望藉由提升肝血來改善皮疹,方劑上「當歸飲子」為代表,以養血的四物湯為基礎:當歸、川芎、白芍、地黃,再加上一些祛風、補益的中藥材:白蒺藜、防風、荊芥、何首烏、黃耆、甘草、生薑,這樣的方式比較平順,對比較輕微的皮疹效果不錯,但是對比較嚴重的皮疹,有時緩不濟急,皮疹發出來的還是比消掉的多。

發表的方向是希望能先把皮下的濕、不好的物質去掉,方劑上「麻杏薏甘湯」為代表:麻黃、杏仁、薏仁、炙甘草,常常加上解毒的黃連、黃芩、黃柏,及利水的白朮、茯苓等等。這樣的方式比較強勁,能應付嚴重的皮疹。然而,在剛剛開始發表的一兩週,皮疹常常會變得更癢、看起來更嚴重,之後才會快速減退。所以,臨床治療時,得看病人需不需要、適不適合這樣的方法,如果病人年幼,或者皮疹不嚴重,也就不一定選擇這樣的方式來治療。

當然,皮疹消下去了,只是症狀沒了,並不代表小孩子的肝和脾都及格了、健康了,還需要再花點時間,來提升肝脾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改善生活習慣,如果小孩子還是亂吃東西、整天玩手機、晚上不睡覺,那麼,皮疹還是會再度出現的,甚至會有更嚴重的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