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美國輝瑞藥廠(Pfizer)公佈其研發的新冠疫苗臨床試驗有效率達到90%,世界各國好像看到對抗疫情的曙光,全球股市大漲,似乎代表人類科技再次戰勝了可怕的病毒!然而,疫苗的醫療及社會問題很複雜,一直是個非常有爭議性的話題,支持與反對疫苗的陣營都不斷有新的證據、研究、數字來支持自己的立場,爭論越多,分歧越深,似乎永遠都不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也因此許多讀者來函問我「要不要打疫苗」,那我們就藉著「養兒育女」系列文章來討論一下疫苗這個問題。

在人類歷史上,有些疫苗確實幫了人類很大的忙,讓嚴重的傳染病受到了控制,人們不再為那些傳染病威脅。很快的,人類食髓知味,認定疫苗是對抗疾病的根本方法,越來越依賴疫苗,法律規定施打的疫苗種類越來越多。西藥研發公司也爲了增加收入來源,不斷尋找及推展各種新的疫苗。這樣的發展,導致了許多的問題。

我們拿病毒疫苗來做例子。雖然病毒只是一小段基因核酸,本來應該沒有什麽智慧可言,卻表現出强大的「集體智慧」,爲了集體的生存繁衍,儼然會在「攻擊性」及「傳染性」中找到最適當的平衡點。無論是「隨機突變」還是「適者生存」,如果病毒的「攻擊性」太弱,還來不及讓病人傳染給其他人就被人體免疫系統殺死,病毒的「進化」會自動增加下一代病毒的「攻擊性」。而如果病毒的「攻擊性」太強,還來不及讓病人傳染給其他人就把病人殺死了,病毒的「進化」會自動減低下一代病毒的「攻擊性」。因爲如此,科學家們認爲普通感冒病毒是最成功的,他們讓世界上最多人得病,卻沒有因爲「攻擊性」過强而導致過多的寄主死亡,反而降低了病毒本身的「整體數量」。過度依賴疫苗改變了這一個天然的平衡,迫使病毒加快「進化」,大幅增加其「攻擊性」。而病毒永遠走在人類之前,疫苗開發是無法趕上病毒「進化」的速度。譬如,之前禽流感、豬流感等等的疫苗暫時抵擋住病毒的攻勢,不出幾年,各種嚴重病毒感染照樣爆發,就連每年的季節性流感也越來越凶猛,疫苗的有效率往往不到百分之二十,每年世界死於流感的病人往往達幾十萬人。換句話説,疫苗或許幫助了這一代人,卻可能為下一代人帶來更大的災難。

另一方面,疫苗的副作用不一定會在短時間内呈現,在疫苗開發審核期間,往往無法充分了解背後隱藏的問題。譬如日本早期的流感肺炎疫苗,很多年後被證實會導致不孕。畢竟現在的生物化學對人類及病毒基因的了解還十分有限,修改一段病毒基因核酸來減弱病毒成爲疫苗,即使有效,也不代表我們能確定這樣新的基因核酸不會改變人體其它的狀態,我們無法事先知道我們不知道的事情。至於為了對抗重大傳染病而緊急開發的疫苗,沒有經過四五年的測試就直接上市,除了效果不一定如大家期望的一樣,大多數也都導致了許多副作用,造成更大的問題。譬如,2009年H1N1豬流感大流行,各國急急忙忙推出了第一批的疫苗,好像得救了,卻出現許多的副作用,讓醫學專家們事後諸葛地認定過於匆促推出疫苗是很大的錯誤。

不過,反過來說,不打疫苗會有什麼問題?從整體社會的層面來討論,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有沒有有效治療的方法,以及那個治療方法是否符合社會成本。如果有價格合理、普及度足夠、又有效果的治療方式,那麼,相對這個疾病的疫苗也就沒有太大的意義。如果沒有良好的治療方式、治療方式過於昂貴,或者治療方式非常不普及,沒幾個醫學專家能夠處理,那麼,即使相對這個疾病的疫苗有許多副作用,可能也得深思熟慮,權衡打疫苗及不打疫苗的危險程度及其機率,在兩條都不完美的路徑中選擇一條。

許多讀者問我「小孩子要不要打各種疫苗」、「老人家要不要打流感疫苗」,這是從家庭及個人的層面來討論疫苗,不用考慮什麼治療方式的社會成本、普及度等,而是得捫心自問,自己能不能大幅提高身體健康來減少患病的機率?以及如果真的患病,有沒有辦法找到能治療的醫學專家?譬如,如果你可以找到能有效治療新冠肺炎的中醫師,那你就沒有必要冒很高的風險去施打匆匆忙忙推出、缺乏多年測試的新冠疫苗。

如果礙於家人壓力或現實情況,非得打疫苗,那怎麼辦?你最好先找位中醫師看診,確認身體健康狀況良好,再去打疫苗。打完疫苗後得清肝、通利水道等,減少副作用的機率,而如果出現了什麼副作用,趕緊找中醫師治療。

至於疫苗衍生的許多社會問題,譬如政府通過法律強迫每個人施打疫苗、利益團體自私的盤算、疫苗成分不良及造假等等,我們不在這裡討論。總之,疫苗被世界各國政府當成解決許多疾病的「聖杯(Holy Grail)」,很多醫學及其它方面的專家卻早已指出疫苗思維下許多的問題。如果能夠大力發揚經典中醫智慧,絕大多數疫苗的矛盾與衝突,大概都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