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版社趕忙著編輯和設計即將出版的新書,希望我找幾位不同領域的重量級人士寫推薦序文及書評,這讓我反思涉入過的領域。說真的,我跨越了許多的領域,雖然在各個領域中不是涉入最深的,卻很少遇到「領域廣度」比我更廣的。在不同的領域裡,我也有許多可以深談的大師級前輩及朋友,而他們常常對我提出一個相同的問題來討論,那就是在我跨越過許多領域後,認為有什麼「理念」、「思維」或「法則」在各個不同領域中都是適用的?這也是我多年來一直思索的問題,到底有什麼簡單的道理,可以橫跨自然現象、生物運作、人類行為、商業競爭、宗教哲學等等?這個尋求答案的過程,逐漸形成了我的人生哲學。

我曾經在幾個偏向靈性及宗教的演講上討論過這個題目,文字解釋比較不容易,我們先跳到「結論」,我的人生哲學:

「人生從來沒有真正擁有什麼,一切都是上天借給我們來體驗這個世界的, 而我們轉借給別人的越多,上天借給我們的也越多 …… 這就如同自然定律中,能量藉由阻力最低的路徑傳遞, 我們傳遞出去的好事越多,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好事越多。」

對於能量傳遞有些了解的讀者,可能已經猜到上段話背後的意義。自然科學定律告訴我們,能量藉由阻力最低的路徑傳遞,即使小小的局部可以改變,總體而言,這個定律主宰了整個自然科學。另一方面,整個人類認知的宇宙裡,所有的東西都是某種形式的能量,大自然是能量,人們的身體和喜怒哀樂是能量,就連金錢的運作及積蓄也是能量,只不過能量的表現不一定是物理學認知的直接形式。而既然是各種直接與間接的能量形式,是不是也都遵守「最低阻力路徑」的定律?

我們很難直接測量各種事物對不同「能量」的「阻力」,但是,如果我們觀察「能量」的「輸入」與「輸出」,可以得到許多的推論。舉幾個粗淺的例子,一個人常常幫助別人,往往也就得到更多人的幫助,代表他對「幫助」的阻力很小;一個人常常對人發脾氣,別人也就常常對他生氣,代表他對「生氣」的阻力很小;一個企業提供越多的價值給客戶,也就得到越多價值的回報,代表企業對「價值」的阻力很小。雖然這些例子非常粗淺、抽象,我們仔細想想,會發現這個簡單的「最低阻力路徑」理念,其實還真的適用在各種不同的領域,我們不在這裡一一討論,哪天有足夠的時間及精力,再來寫本書深入探討。另一方面,幾乎所有宗教都教導人們要寬恕別人,這不僅僅是要你做個好人,而是讓你降低對「寬恕」的阻力,因而得到更多人對你的寬恕。古今中外各種文化下,也都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這也不僅僅要你別害人,而是提醒你「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對好壞事的阻力,也是你自己的行為造成的。

換句話說,我們都是各種能量的傳遞物,沒有哪種形式的能量會永遠停留在我們的身上。我們想要有怎麼樣的人生,就得降低對那樣人生的阻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提供價值給社會,幫助其他人得到那樣的人生。如果我們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待人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會變得清晰容易許多,工作也會變得更有意義及快樂。換句話說,就算這樣「最低阻力路徑」理念是「胡思亂想」,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