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五年前,為人敬重的前輩、人生智慧暢銷書「當孔子遇上哈佛」作者李克明先生(前元大國際資產管理及元大創業投資董事長)鼓勵我出書。在他的催促下,我決定先開始寫淺顯實用的養兒育女系列文章,打算以後整理成書。本來計劃大半年內完稿,沒想到事情繁忙多變,這個系列文章一拖再拖,網頁同名書「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都已經出版了,才突然覺醒,趕緊把養兒育女系列文章寫完,好對一直關注這個系列的讀者們有個交代。

在養兒育女系列文章的寫作過程中,許多讀者及病人和我分享他們教養下一代的故事及問題,我們也從各種角度討論許多相關的題材。在眾多的討論中,最常跳出來的問題是「為什麼要有小孩」。是的,如果不生小孩,人生輕鬆很多,把時間和金錢留給自己,也省掉了很多年的擔心及煩惱。養兒防老,在現代社會裡早就已經不適用了,教養小孩的花費累積起來,遠遠超過支付養老年金的費用。當你年邁走不動時,兒女可能遠在世界的另一端,偶而和你視訊一下,就已經是最大的欣慰了,畢竟他的人生伴侶及小孩才是他生活的重心,這也才是生命延續的主軸。做為父母的你,早已如告老還鄉的開國功臣,在孩子的生活中越來越變得有名無實。

那麼,為什麼要生小孩、養小孩?每個父母或許有不同的理由,也或許沒什麼特殊的理由,只是順著大多數人的生活軌跡,求學、上班、結婚、生子一路走下來。然而,當我們不斷地深入探討,撥開層層關連,我們會發現,養兒育女的真正意義是「讓我們更深入體會人生的真諦」。

為什麼這麼說?那就得先回答一個更深奧的問題,那就是「人生的真諦是什麼」。很多人從小到大不斷思索人生的意義為何,即使我們無法確定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既然已經來了,那我們人生應該尋求什麼。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然而,從各種古老文化、哲學思想、宗教、甚至現代科學等等來找尋共同點,不難發現人生的真諦至少包括及環繞著「智慧」與「慈悲」兩件事,或者可以說「人生是尋求智慧與慈悲的一個過程」。

「智慧」,指的是對這個世界的真實理解。無論是佛教解釋的虛幻空有和人的貪嗔痴、基督教講的上帝創造世界及人的原罪、現代科學尋求的理論和實驗證明、哲學探討的人類善良助他和貪婪自私、做人做事的道理及賺錢養生的方法等等,雖然各種路線有很不一樣的方向,都是為了人們探索這個世界背後隱藏的真實道理而產生的思想與行為。人們窮其一生,經由面對各種不同人事物的經驗來體會及理解這個世界,洞悉其背後道理的智慧,是人生最核心的指引。

「慈悲」,這兩個字借用於佛教的詞句,中文翻譯有其歷史的因緣,英文翻譯為compassion。不過,中英文翻譯都不是很到位,慈悲和compassion給人的感覺是針對比自己不幸、比自己遭遇差的人的一種同情心、同理心及關懷,似乎隱藏了上對下、幸運者對不幸運者的意味。比較好的翻譯為「無條件的愛(unconditional love)」,意義是對所有形式的生命及其生存的環境都保有無條件的愛。無論是貧窮不幸或富裕幸福的人、有權勢或失落潦倒的人、熟識的親朋好友或千里之外的陌生人、喜歡或不喜歡的人、對我們有回報或沒有回報的人,我們都保持「All is one」的心態,給予基本的尊重及關懷。基於大家言語的習慣,在這裡我們還是使用「慈悲」這兩個字來代表其中的含義。

當我們了解人生的真諦在於尋求智慧與慈悲後,我們就不難理解養兒育女的過程裡,我們會有更多的機會、自願或被迫地去體會人生的智慧與慈悲。雖然小孩子不一定算是父母的老師,父母會經歷一個生命從微小脆弱到完整自主的整個過程,由自己成長的主觀角度轉變為旁觀小孩子成長的客觀角度,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父母自己的學習遠大於小孩子成長的學習。換句話說,生小孩並不是為了傳宗接代、延續人類的生命,畢竟這個世界沒有了人類也還是會繼續往下運行。養小孩更不是為了增加自己擁有的東西及快樂,畢竟父母不斷地付出後,終究得學會放手,讓小孩子獨立尋求他們的人生。

當然,不生小孩不代表無法深入探討人生的真諦,人生有很多不同的機緣來尋求智慧與慈悲。然而,養兒育女就好像參加了不可退出的長期課程,不管你高興還是不高興、精神飽滿還是精疲力盡,每天都得上課,也常常有意想不到、焦頭爛額的事情跳出來激發你的毅力。

總而言之,養兒育女,不要老想著「我這麼辛苦養育孩子,孩子為什麼不知道感激與回報」,因為生養小孩本來就不是為了孩子的感激與回報。當一個生命從老天的手中轉到你的手中,教養這個生命是你的責任,最大的回報是豐富了你的人生、強化了你的人生探索。如果孩子感激你的教養,成為你一輩子最親近的人,那是錦上添花,或許代表你做對了什麼事情。如果孩子與你越走越遠,也不要太難過,回頭好好思索人生該尋求的智慧與慈悲,下一次做好一點唄 ….. 如果下一次還有意願和機緣再從老天的手中接來一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