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週末即將到加拿大溫哥華參加第三屆國際中醫大會,每次在大型醫學會議上教學演講,除了討論各種病例外,我都希望能帶給聽眾一些學理上的想法,激勵大家多深入思考,畢竟臨床療效還是建立在理論的深入理解上,更何況經典古籍中仍有很多部分沒有被充分理解及應用,等待大家去挖掘。

這次教學演講,我想簡短討論一下六經的開、樞、闔。黃帝內經說「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以及「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雖然各個醫家用不同方式來解釋,但大部分的意義都是相似的。基本上,當人體接受天氣和地氣後,無論是指抽象的天地之氣,還是指人體需要的氧氣和食物,三個陽經,太陽、陽明、少陽,負責管理如何應用這些能量的事宜,而三個陰經,太陰、厥陰、少陰,負責管理如何收藏這些能量的事宜。我們可以比喻為有個「應用之門」和「收藏之門」,太陽經和「應用之門」的「開」最有關聯,陽明經和「應用之門」的「闔」最有關聯,而「樞」無論解釋為「門樞」、「樞紐」、「機樞」,少陽經都是和「應用之門」的「整體調節與轉變」最有關聯。同樣的,太陰經和「收藏之門」的「開」最有關聯,厥陰經和「收藏之門」的「闔」最有關聯,而少陰經和「收藏之門」的「整體調節與轉變」最有關聯。

上面的部分,問題不大,許多醫家都做類似的闡述,有些也借用太極圖或十二時辰的陰陽起伏來一併解釋。不過,這其中有個問題卻少有醫家從正面來討論,那就是六經裡陰陽經的對應性質。六經裡,太陽經和少陰經對應,陽明經和太陰經對應,少陽經和厥陰經對應,一般對這樣陰陽經對應的解釋,都是利用臟腑表裡對應關係來說明,肝膽互為表裡、心小腸互為表裡、脾胃互為表裡、肺大腸互為表裡、腎膀胱互為表裡、心包三焦互為表裡,所以,「想當然耳」,太陽經就對應到少陰經,陽明經就對應到太陰經,少陽經就對應到厥陰經。然而,這樣的推理過程,似乎有些本末倒置,畢竟當我們單純從經絡的角度來討論人體模型時,經絡優先於臟腑,應該不需要借用臟腑表裡來解釋,反而應該能從經絡對應的角度來解釋臟腑為何會有如此的表裡對應。

我們回到「應用之門」與「收藏之門」的抽象思維,我們可以想像老天在設計人體時,或者大自然物種演化的發展時,這兩個門該如何相互協調、對應,整體運作才會「合理」。當「應用之門」大開時,無論是上學、工作、還是逃跑避免被老虎咬,身體的能量被大量拿去應付外界的活動,這個時候「收藏之門」該如何配合?想必不會是門戶大開,不然好不容易收藏的能量全部都耗盡了,生命也就沒有了。不過,也不會是緊緊關閉,必須配合外在的應用,即時地調整內在能量的收藏與釋放。換句話說,「收藏之門」的「樞」,「最適合」對應到「應用之門」的「開」,也就是少陰經對應到太陽經。

同樣的,當「收藏之門」得把能量牢牢鎖進身體內時,無論是肝把新的能量重新注入血球裡,還是把生命的源頭注入精子卵子裡,這個時候「應用之門」該如何配合?想必也不會是門戶大開,損害到收藏的功能,不過也不應該是緊閉的,因為需要許多應用功能上的配合,才能真的達到能量收藏的效果。換句話說,「應用之門」的「樞」,「最適合」對應到「收藏之門」的「闔」,也就是少陽經對應到厥陰經。

三陽經和三陰經的對應,剩下的就是「應用之門」的「闔」,對應到「收藏之門」的「開」,也就是陽明經對應到太陰經。這樣的安排也不難理解,當「收藏之門」大開時,無論是為了收藏更多的能量,或者是為了釋放本來收藏的能量,都不希望能量發生無故的外洩,「應用之門」牢牢關緊是比較妥當的選擇,也就產生了「最適合」的第三組對應關係。

或許有讀者會問,為什麼「應用之門」和「收藏之門」的開、闔、樞對應關係不是對稱的?「收藏之門」大開時,似乎也可以對應到「應用之門」的「樞」,這樣既可以避免收藏的能量外洩太多,也可以同時應付外界的能量應用需求?這樣不對稱的關係,是來自能量「應用」及「收藏」本質上的不對稱性,無論外界提供人體多少的「天氣」、「地氣」,人體能夠收藏的份量是非常有限的,但經過人體轉化而拿去應用的份量卻可以非常大。這樣本質上的不對稱,導致在控制「收藏」上會更加保守,以增加保障。因此,在「應用之門」和「收藏之門」的開、闔、樞對應上,太陽經和少陰經對應,陽明經和太陰經對應,少陽經和厥陰經對應,以「設計」的角度來看,是最適合的安排。

當然,這樣的解釋,有些「形而上」,也不一定是最深入的方式,但是,在臨床思維上有許多的幫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傷寒論的六經傳變,三陽經和三陰經的病變都是由「開」起始,而止於「闔」,也就是在正常傳變下,由主「開」的太陽經開始,如果轉入主「闔」的陽明經,則「陽明無死症」,若無其它問題,病即卡在陽明。如果轉入主「樞」的少陽,則可能再轉入主「開」的太陰經。病情再往下,就到了主「樞」的少陰及主「闔」的厥陰,如果不能回頭,生命的能量用盡卻無法再度收藏能量,整個病情也就止於「闔」,因為人無法存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