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們討論到「蒐集資料」、「模式識別」、「中醫病理」三個層面重複地交互探討,才能大幅提高診斷的深度及準確度,也才是「辨證」真正的意義。

然而,這個時候的「診斷」,其實並不一定是「事實」,而是醫生做的「假設」,認為病人病理上的問題「應該」在哪裡,因而會導致病人的各種症狀。既然是「假設」,就有「可信度」的問題,一般單純、醫生比較熟悉的小病,診斷的可信度可能比較高,複雜、醫生少見的問題,診斷的可信度可能比較低,這一點醫生自己要誠實面對,診斷可信度高的病例,或許可以單刀直入,診斷可信度低的病例,就得小心迂迴前進。關於這一點,我們就進入了下一個階段,「整體評估」。

病人可能有幾個病因,而導致病人的各種症狀。不同的病因,輕重緩急不一樣,病人客觀與主觀上對每個病症的容忍度不一樣,醫生對每個病因判斷的可信度也不一樣。譬如,病人可能是癌症末期,情況還算穩定,但是十天沒有排便,那我們是不是該先幫助病人排便?病人是不是受得了攻便的藥?或者,病人可能心臟衰竭、心跳走走停停,但是也是十天沒有排便,那麼攻便會不會引起更大的問題?不攻便會不會讓心臟衰竭更嚴重?每一個病例都不一樣,都得個案分別討論,無法一概而論,因此,這個「整體評估」的步驟,臨床經驗的累積是主要關鍵。不過,有些基本的準則,譬如,如果病人有好幾個不同的病因,不要期待一次全部解決,想一次同時解決好幾個不同的病因,往往一個也治不好。又譬如,面對急症重症時,即使醫生對自己診斷很有把握,也得非常小心,因為病情沒有什麼空間容忍錯誤。治療急症重症時,醫生要有高度的危機感,除了主要治療的方向外,心裡必須有備案(contingency plan),如果病情發展和預測的不同,急轉而下時,知道該如何快速穩定住局面。當然,治療急症重症時,小心歸小心,是不能手軟的,該使用重藥時就得使用,因為醫生是在和病情賽跑,錯過了時機,再厲害的醫術也無法挽救病人。

如果讀者看到這裡,覺得臨床看診很困難,那麼真實情況會更困難。為什麼?因為有其它許多現實因素,綁手綁腳,有時會讓醫生覺得非常可惜,有時會讓醫生哭笑不得。生活習慣和心理因素是最常被大家拿出來討論的,舉個例子,我有位高血壓的病人,堅持每天喝六杯咖啡、抽一包菸,怎麼樣都不肯改,還問我為什麼服用中藥時血壓正常,一停止服用中藥,血壓沒兩個月又飄高了?這個我想我不需要解釋,稍稍有點常識的人大概都可以替我回答。

而心理因素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大家早就知道,中醫認為生理和心理是連結的、互動的,這個層面的心理因素,本來就應該包含在「蒐集資料」、「模式識別」、「中醫病理」交替探討的「審因」步驟裡面,這裡所指的心理因素是更加延伸的病人心理層面。譬如,病人自己以為懂中醫,治療期間還自己加加減減,偷偷服用網路上的偏方秘方,或者覺得藥方「開對的話」,服用起來就應該舒舒服服,好像吃八寶粥一樣,你越和他解釋治病並非如此,他就越疑神疑鬼。像這樣的故事,只要是執業過幾年的醫生,都可以舉出一堆例子。怎麼辦?醫生可以選擇不治療這樣的病人,然而,如果你還是願意幫助這樣的病人,治病的第一步是想辦法讓病人信服你,譬如先挑一個病人很在意卻不難處理的病症來下手,這個病症本來可能根本排不上優先處理的名單,但是,一旦你很快幫病人解決,病人對你的信賴度就會大增,之後的治療會容易許多。反過來說,也有許多病人把醫生當成「神醫」,心裡有非常不切實際的期待,好像看到你病就會馬上好似的,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高興,因為不切實際的期待很快就會變成失望,一旦病人覺得「神醫」都救不了他,很快就會放棄希望、任隨病情惡化,治療起來更加困難。換句話說,適度調整病人的期待,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還有很多其它的心理因素,我們不在這裡一一討論,等你執業看診數年後,你自然心領神會。

另外兩個常需要考慮的現實條件是病人家屬的意見,以及病人已經做過的、目前正在進行的、短期內會去做的西醫治療。譬如,治療癌症末期的老先生、老太太時,常常會遇到病人家屬之間有非常對立的想法,哥哥說爸爸應該靠中醫延長生命、活得有尊嚴,妹妹堅持要爸爸去開刀、化療、放療,吵得連爸爸過世後十年都彼此不見面。或許你會覺得,病人自己相信中醫就來看中醫,病人自己不相信中醫就不要來看中醫,其實,真實診療的背後,不是那麼單純、那麼容易一分為二的。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人生的抉擇」(https://andylee.pro/wp/?p=4474),讀者可以去看看,真實的世界常常是灰色地帶。而中西醫合併治療的問題、中西醫治療的衝突等等,也存在這個灰色地帶裡,或許你可以警告病人,再吃一顆西藥你就不再看他了,然而,這不一定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至少不是每一個問題都適用。譬如,服用十幾年安眠藥的病人來找你幫忙,每天睡覺前「服用安眠藥」這個動作本身就對病人有很大的影響,即使服用的安眠藥本身根本沒有效用,少了這個「服用安眠藥」的動作就可以讓病人緊張到失控,你要他馬上停止服用安眠藥,其實是自找麻煩,讓你的治療更加困難,不如告訴病人暫時繼續服用安眠藥,但是觀察服用中藥後,是不是起床時本來那種「好像沒有睡」的感覺減輕、白天精神變好,讓病人知道中藥幫助他睡眠品質變好,等病人對安眠藥的依賴性逐漸移轉到中藥上,再讓病人遞減安眠藥的劑量,整個治療的時間可能會短許多。當然,也有許多病例,得對病人當頭棒喝,讓他們知道中西醫合併治療只會讓病情更糟糕。總之,不同的病人、不同的家屬、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西醫治療,都需要不同的方式來處理。

從「蒐集資料」、「模式識別」、「中醫病理」開始,經過「整體評估」,再經過「現實條件」的制約,我們才能從「辨證」到「論治」的階段,考慮實質上治療的策略,決定該如何一步一步的幫助病人,每一步該使用什麼藥方,或者使用針灸、外治療法,還是其它治療方法。這個連貫性、學習方法,以及常看到「學習誤區」,我們下次繼續接著討論,不過,在這篇文章結束前,我還要再討論兩點:

(1)讀者大概會覺得這次的討論和上次很不一樣,上次都在討論「學習中醫知識」,這次怎麼好像都在討論「臨床治療遇到的問題」。或許,有些讀者甚至會覺得只要把中醫知識學精,剩下的那些臨床問題沒什麼大不了。錯了,臨床醫生超過一大半的時間及精力,其實是花在這次討論的範圍裡,而臨床治療的成敗也往往落在這個範疇,中醫知識的深入理解,是必要的(necessary),但是單單中醫知識不是足夠的(sufficient)。這就好像高科技公司的科技創新,重要性只佔公司成敗的15%,沒有了正確的策略、運營等等,一切都是空虛的。這也是為什麼我把文章的標題定為「如何學習中醫臨床看診」,並非「如何學習中醫知識」,而且,即使你只想「研究中醫」,不想當「臨床中醫師」,「每個病人都是醫生的老師」,沒有了這些「老師」,少了真實臨床治療的反饋,那你的中醫研究還真的如許多人對中醫的看法一樣:虛無飄渺、紙上談兵。所以,即使你很不想面對這些臨床治療上「繁瑣的雜事」,你還是得認真面對,一步一步走過來。

(2)這篇文章一開始,我說即使經過「蒐集資料」、「模式識別」、「中醫病理」三個層面重複地交互探討,我們的「診斷」並不一定是「事實」,而是我們做的「假設」。病人接受實質治療後,我們得重新回到「蒐集資料」的步驟,比較治療前後的差異,從前後差異來探討我們的「假設」是否正確,至少是不是在一個正確的方向上,是不是需要修正,怎麼樣修正。然後,再經過同樣的步驟,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是否和上一次預設的一樣,還是得調整等等。這個「反饋過程」中的「變因」非常多,許多也不一定是我們能控制的,從天氣變化、病人生活動態改變,到每一味中藥的品質及劑量等等,當反饋和我們本來猜想的不一樣時,不一定是我們的「假設」有錯,「守方或改方」是一個很費腦力的問題,醫生得仔細思考每一個環節,甚至刻意設計一些反饋機制。譬如,有時候我開藥方時,會故意多放或少放幾味藥,有時也會故意把某味藥劑量加大或減少,為了不是這一週的病情改善,而是為了探測病人身體的反應,讓我多一些證據來判斷問題的癥結所在。

醫學,一半是科學,另一半是藝術,而以臨床療效而言,藝術那一半可能更重要。這句話本來是針對西醫講的,我想中醫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