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講座:經方和溫病 李宗恩 08/17/2020 網上講座:經方和溫病2020-08-17T12:25:15-07:00 傳播媒體 34 Comments 上周末應北京中醫醫院的一個聚友會邀請,做了一次網上講座,簡單討論了經方和溫病的歷史及觀點異同。 這次講座沒有對外轉播,所以,事後才有錄音檔和大家分享。而這次使用的軟件是微信,一段話不能超過一分鐘。錄音檔是主辦單位幫忙把每段話連接在一起,每近一分鐘可能會聽到一些不自然的轉折。雖然微信不如Zoom適合做網上講座,但因爲簡單方便,很多中國大陸的網上講座依然很喜歡使用微信平台。 投影片:經方和溫病下載
用熟悉腾讯便捷体系,ZOOM替代方案”腾讯会议”:
https://meeting.tencent.com/
更简洁的网址:
https://meeting.QQ.com/
謝謝告知。
深入淺出,內容豐富,聲音檔做得很好,聽起來很順暢,
感謝李醫師的分享,聽完覺得很有收穫,謝謝您,
祝福您平安健康。
謝謝你的祝福。
很感謝李醫師用充電電池來解釋滋陰與扶陽,聽起來滋陰是提供身體營養,而扶陽則是增加動能,例如提高心率。
請問李醫師,這樣理解對嗎?
扶陽可以比喻為增加能量,但不一定是「動能」,譬如血液半夜歸肝,肝清理血液並把生命力注入血内(西醫的解釋為肝臟補足血球中的某些化學成分),這樣也是一種增加能量的形態,或許可比喻為「位能」,讓人體可以拿來轉化使用。「提高心率」並不一定是增加動能,心率高代表心臟輸出功率一定比較高。
感谢李老师的分享,像我这种自学的只能把基础打牢,如果足够幸运也许哪一天真的能目睹您的风采,但前提还是自己基础好,老师只需要画龙点睛稍稍提醒指引,而不是带学生像带小孩一样,那纵然老师有三头六臂也有心无力。
在中国那里可以购买到与贵诊所用的药材差不多的呢?倪老师之前用的上海某堂的药材,这个厂家在中国也是一样的吗?
录音听起来很顺畅,李博通过打比方的方式,使得内容更加的通俗易懂。同时也让我想起能力越大,承担的责任就越大这句话。感谢李博的分享。受益匪浅。
非常感谢李博士无私的分享。
钉钉 的用处跟zoom 相似。
謝謝告知。
李博士您好,中国大陆北京还有没有倪海厦老师的弟子在行医出诊?
我不清楚。
李医师您好!我先生近几年体重从130斤降到现在不到110斤,还伴随肚子胀气和脚腕痛,这两个症状每天轮流出现,偶尔有一天没有症状。看了中医效果不好,我现在也在自学倪老师的课程,给他试了一些方剂,心肝脾肺肾基本都转了一遍,唯独用厚朴温中汤和平胃散时,很舒服没有症状,但是药一停症状就又回来了。舌根一直白厚,但还不能动肾,用了小建中加五苓散,都会失眠起夜腹泻。我现在觉得问题还是在肝脾不和,但是因为用药时效果不好,所以没有坚持守方。我想听听您的意见,我的方向是不是不对?您觉得问题严重吗?如果有必要我可以联系您的诊所预约看诊!
你的稱述很片段,似乎沒什麼重點,代表你才剛剛開始學習中醫,我建議你不要自己隨便亂試中藥,應該找好的中醫師就診。我也無法在網上針對個案一一討論,那是不切實際的。
请问李医生,倪师的著作还可以购买吗?发了邮件没有人回复?
請和台北漢唐中醫診所聯絡。
台北汉唐电话号怎么打不进显示空号0287862058
还有发布的汉唐脸书链接。中国网络打不开,查了好像禁止用脸书啊
得使用國際碼 +886-2-8786-2058
淘宝有三九等的中药免煎颗粒购满一千可打七折。经常用得到的人可节省不少开销。
https://m.tb.cn/h.VwSAB6Y?sm=f9552c 至瀏lan嘂..【三九配方颗粒】
嗯,谢谢李医生。我有个小问题,我的心脏问题个人感觉吧,你说不舒服也不是你说舒服好像也还差点,搞的上下不是,之前也有环境家庭的影响,这几天家里人出去旅游了就我一个人在家。拿了一些药,之前7-8月份晚上都熬夜到12点睡觉为了赚点钱玩手机,根本睡不着,太热。
后面我觉得心脏可能还没有好完,又自己推理2年前是怎样发生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病的,然后再用处方。以前我心脏很好,讲话声音也大。
不知道上条留言已回复没有。今天我抓了一个处方,桂枝,全瓜蒌,薤白,枳实,厚朴,干姜,枣仁,黄琴,茯苓,白术,生附,半夏。自己没有时间熬,在中药馆用那种机器小中火模式,第2次才开烫烧了40分钟,温度在137-147。我还担心煮的时间不够。
后面晚上服药,250毫升,喝下去一个多小时就想睡觉,开始困,一般晚上我12点都不觉得困,吃这个9点20就相当于晚上1点时间的精力,倒头就睡睡了一个小时,不过感觉心脏确实舒服很多了。
以上处方,不建议大家自己使用,方重后果自负!
请问此网站留言网友中有电脑高手吗?我有一个电脑技术问题急迫需要高手来指点和帮助,在百度搜索了几天无果,我是倪师和李医师的忠实粉丝,同时也是一名重症患者,此问题的解决对我而言意义重大,如果有热心的网友愿意帮助我,本人不甚感激,并且乐于付费,我的邮箱号1220661260@qq.com,另外我是不是骗子,大家试了便知,先在此谢谢!
这样的话,加QQ好友不更方便吗?
我无法分辨这位桂林汉唐医生的思维,关是在这个网站就被几个人曝光了,请李医生看看。
65岁,女性,桂林雁山人。来诊原因:「糖尿病」10多年,胰岛素打了一个多月,在某院吊了个不知什么药水,发生了意外,出现腿脚与身体浮肿。再经某中医治疗,肿消退了就再无进展。但是从此身体开始变瘦了,驼背了。(六十多岁的人,看着就像八九十岁的样子)。
自觉手脚麻,膝盖冰凉,腹肌绷紧(摸着像腊肉),腰痛。睡不时会醒,一会又睡。胃口还行。大便隔天解,小便一日3-4次,腰紧。舌瘦小暗淡红,脉细紧数,尺脉浮动。
处方:
炙甘草汤方加味。代煎,发药两周。
4月1日回诊自诉:小便多泡,次数多,干了会变白。膝盖还是绷紧,腰扯着的,麻木与痛减轻,手能拧手巾了,脚还弱(少力)。说话有些力气了。脉细紧数,右脉弱。舌尖稍红。舌质干。
我看看处方,将生地黄的用量加大,加入百合和黄连,就变成了炙甘草汤合百合地黄汤的意境了。再发药2周。
5月2日,老人家又回来了,看着人精神,气力说话都好很多,很感激的样子。自诉:手脚还是会麻,腰还是不好直起来,腰还有扯痛。咳嗽时痰能咳的出来了。脉数急。我将处方的地黄减少到原来的用量,去了百合,加入一些熟透的桑葚子,还有北沙参。又让她回去了,从此,我也没有再当面见到这个老人家……
这个老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可怜,当时她驼背的样子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胸口都快贴到膝盖上了。干巴巴瘦瘦的样子,让我想起我小时候90多岁的那个驼背外婆。这病人之前的诊疗经过我并不想过多的去了解。但是虚脱成这个样子的的确很少见。治疗她并不难,因为这个病很单纯,归属于虚劳病,痿症范围。因见膝凉,尺脉浮,在首方当中有加了少量的附子去收引。看完她的时候直觉就知道我能帮她。
后来老人家两次再来,我的记录也基本按她的原述记录了下来。读者看的时候不要误解,因为往往一个病人来看病,会表述他最难受的地方,是好转了的,还是不再出现的,不知道,也不记得了,我知道是这么会事就可以了。首诊时说24小时的小便就3-4次,二诊时自己说小便次数多,小便里的泡沫多,那其实就是她本身「糖尿病」原有的情况。小便多,舌干,说明给他用炙甘草汤补了,没有完全收到,身体里的津液还是不够的,那我再加强给他加强,加入百合地黄汤,舌尖红,加入一些黄连去降她的心火,也防补阴药腻而会化热。到第三次再诊时,老人讲能咳的出痰,这个事,说明之前她会偶有咳,有咳也是干咳没有痰的,现在能咳的出痰,津液补进去了嘛。桑葚子的性,与地黄相近却也不同的,地黄沉降与入肾性能较好,而这个时候,病人的脉还是急数的,还是虚,还是绷紧,还是急,而桑葚子刚好是补阴的,重要的,我要取它的甘甜之味以缓急而解疼痛,让病人舒解。百合善于润肺,沙参能入肺也入心。这个意思是外周皮肤与肌肉组织里的津液都已经补充了,开始要给她加强她身体血脉了
我平时看病时喜欢类比,一直总结不同的药性与特性,使用药时更省药物与费用,每次总结用文字形容出来,或欠缺细致,但这也是在行医路上的一种自我的强化,因为我的的性格素来喜欢化繁为简,不喜欢繁杂的格式与套路,能帮到病人就好,每个人都不一样啊,那有绝对的药方与比例呢,中医传统本来就是讲求灵活变通,万法圆融,百家争鸣都没有对错,只有治愈或不治愈,治病,一直是在寻找切入点,这就是我的认为。
https://mp.weixin.qq.com/s/pmzUW6Im4hAYf29rsyq_Eg
李忠恩大夫你好,我想问问你这里可以购买汉唐系列的药吗?前面大陆可以买到几种但是最近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店关闭了。
據我了解,漢唐系列藥丸沒有在大陸申請審核批准,在大陸販賣是違法的。原本負責製作漢唐系列藥丸的診所總管李大叔,應該也沒有在大陸行銷漢唐系列藥丸。
不差钱到香港买吧!成色个头都比国内的好。
李医生,请问哪里可以买到生硫磺?
中藥店買得到。
近期拜读曹师颖甫和姜师佐景合著之《经方实验录》,感受到倪师与曹师、姜师之风采神韵犹如一人,读到对于温病学说之批评让后学晚辈忍不住会心一笑,特附于后,为李博士本次讲座加持!
附:《经方实验录》上卷结。
然而以上所误犹不甚,独鞠通曰:“按仲景《伤寒论》原文,太阳病,但恶热,不恶寒,而渴者,名曰温病,桂枝汤主之。”是乃惊人之语!夫能发仲圣之秘,即使易仲圣之辞,容何伤?今乃不然。以吾观之,此中有太阳病(原文),有阳明病(但恶热不恶寒),有太阳温病(不恶寒而渴者名曰温病),有太阳中风(桂枝汤主之),鞠通乃悉合之为一,犹如并牛头、马脯、猪腿、羊脚于一器,得毋滑天下之大稽,荒宇宙之大唐。又既知麻杏甘石汤证为上焦当清之热饮,何以反列入下焦篇里、寒湿门中?鞠通善辩,何以自解?回视上焦篇第八条所谓“太阴温病,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显是急当救肺,宜麻杏甘石之候,乃偏偏用白虎加人参汤代之。当知脉芤汗出,不至即死;鼻扇肺闭,命乃立倾。故即使应用参米救逆,亦当在喘平鼻定之后,乃万无可疑者。鞠通当此日暮途穷,竟欲倒行逆施,以此教人,贻害曷穷?于是知鞠通误矣。
至又可,明明以伤寒表里之法、伤寒和下之方治温、治疫,乃偏曰:“伤寒、温病自是两途,未有始伤寒而终变为温病者。若果温病,自内达外,何有传经?若能传经,即是伤寒,而非温病明矣。”于是知又可误矣。
至香岩《指南》捏造河间温热须究三焦,藉抗伤寒之分六经,陆公已揭其非。又曰:“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又曰:“温邪手经为病,今世多以足六经主治,故致此。”(此,言坏病也。)又曰:“初病手经,不当用足经方。”赅其意,盖谓伤寒属足经,温病属手经,伤寒之足经以太阳为首,温病之手经以太阴为首。又曰:“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至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夫胃既为足阳明,何得曰传手不传足?三焦既能传胃,何得曰久在一经不移?于是知香岩误矣。(参考谢著《温病论衡》)由是观之,诸家所言,皆未能尽合仲圣意也。
今更舍人而论方,麻、桂二汤拥庞大之美名,人皆知其为伤寒、中风之主人,实则仅有少数伤寒家与之交纳,一般温热者流恒敬而远之,故其名弥彰而其实弥亡。麻杏甘石汤因得叶、吴等向平淡方面发挥,故其名愈湮而其用反宏。白虎、承气诸汤,坐不改姓,行不易名,温热家莫奈之何,虽或加养阴之品以资点缀,徒见其掩盗而已。葛根芩连汤得陆公为知己,堪慰生平。
所叹者,葛根一汤在《伤寒论》中,不埋于形,而埋于神;千古万人读《伤寒论》者,不盲于睛,而盲于心。推原其故,有可得而言者:本汤证为期至暂,因其化热至速,瞬入阳明,病家延医稍缓,医者即不及见,非若麻黄汤证竟有延至一月之久者,此其一。仲圣述此,出之以隐笔,后人读此,依然用大意,此其二。成氏无己首注大论,功次叔和,其注太阳温病条曰:“发热而渴,不恶寒者,阳明也。”自此一“也”,竟误尽仲圣奥旨,引起无底纷争。使当日成氏添用一字,作“近阳明也”,方毫厘不失、千里无差乎,此其三。有此三因,竟使葛根汤之治太阳温病莫明于世。噫!
上表九方,范围本小,以六经言,不过三之一;以一百一十三方言,不及十之一。设以伤寒诸方为一大圈子,则此九方者,不过大圈子中之一小圈子耳。不意在此小圈子中,任尔伤寒鸿儒,任尔温热大家,孰为五十步,孰为百步,悉已如绘如画,莫能遁形。异哉!伤寒家尊其师承,笃其礼貌,我无间言。独彼温热家者,每傲然自得曰:我能跳出伤寒圈子。呜呼!天下之人,非尽盲者,孰能信之?邵子餐芝曰:彼谓能跳出伤寒圈子者,将折足伤胫也。我则曰:遑论不折足伤胫,任伊添千翅百翼,又安能越雷池一步哉?陆士谔先生曰“余方求跳入伤寒圈子而未得”,是又岂滑稽之言哉?
温病别于伤寒之说,不始于叶、吴,前乎叶、吴者多家,说解不一,诚如陆公所谓如弈棋然,直无一局之同者,但以叶、吴为甚。今日一般市医之佼佼者,又每以叶、吴为宗,故我即以叶、吴之说为讨论之对象。我今以细密之眼光,分析叶、吴之学说,不外阳袭温病之名,阴统阳明之实,杜撰湿温之论(彼辈所谓湿温非古医家所谓湿温),撷取少阳之华,如是而已。是故今日之医遇白虎、承气证,指是温病无论矣;遇麻杏甘石、葛根芩连等肺热血热之证,亦曰温病。遇葛根汤证,虽不识,同曰温病。遇桂枝汤证,犹曰温病(见《温病条辨》)。遇麻黄汤证,心知其为伤寒,无可说矣,却曰:不久即成温病。果也,病既不解于轻剂而已于太阳,遂逐渐化热,转入阳明,而成彼之所谓温病。于是凡人之病皆是温病,不是伤寒。庸工噩噩,人云亦云,不禁居常叹曰:“当今之世,何温病之多,而伤寒之鲜也?”不知彼之所谓温病,正仲圣所谓伤寒耳!我今退一步言,使彼能用验方,一一愈之,即呼之为火病炎病,容何伤?奈何一律豆豉豆卷,桑叶菊花,但知计日用药,不审辨证疏方,毋怪谵语神昏、逆传心包,以至于死,可哀也已!夫病家之病一也,温热派之医至,曰:此温病也。伤寒家之医至,曰:此伤寒也。病家矇矇,莫知适从。不知伤寒为雅士之称、温热乃田舍之号,伤寒为仲圣之大论、温热乃后贤之附骥。然则后者何如前者美?舍温热而从伤寒可矣!
虽然,《伤寒论》六经之说亦安得无小疵?依《伤寒论》六经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桂枝、麻黄、葛根三汤得分据之。“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白虎、承气诸汤得分据之。若夫葛根芩连,遂无所依附,不得已目之为太阳阳明合病。至麻杏甘石汤所主,既为肺家实,不关胃家事,不能附于阳明,又以不头项强痛,甚不恶寒,不能附于太阳。其被摈于二经之外,彰彰明甚,更无论于少阳、三阴矣。况条文仅存其二,若去其疑似,将仅存其一。毋怪后贤少有用意及之,是诚一绝大罅漏之处。彼叶氏天士聪明绝顶,得此遗宝,惊喜若狂。乃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即以此为新温热病之总纲。然则与人以隙,使人易乘者,又宁非六经说之小疵也耶?惟小疵含于大纯,小疵将绝不损于大纯。
抑学者当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明则无朋。学至精则无书可读,理至澈则大智若愚。格致不已,则返为老子之无为。心存无为,则《经方实验录》将自毁。自毁陋籍,了不足惜,惟念此又非爱吾励吾者之所期无已,姑止吾格医之言,而作本卷之结论曰:
伤寒、温热之争辩,至有清一代为最烈。伤寒家之斥温热,犹严父之逐劣子,认为不屑教诲;温热家之排伤寒,如蛮族之抗敌国,指为不共戴天。窃意则殊不尔。夫伤寒、温热同属中医,一则陈义较高,范围较广;一则述理稍浅,范围稍小,其浅者、小者悉从高者、广者化出。故我不惜笔墨,悉指出其真凭实据,使无遁辞,又表彰其片长只善,俾有足录。一言以蔽之,我将融温热于伤寒之中,而不拒温热于伤寒之外。此乃余数年来私人整理中医学术之原则,亦即吾一家学说之鲜明旗帜也!
夫中医之在今日,危岌极矣。外有西医之侵,内有寒温之争,中难得民众之信赖,上未获政府之优视。正似山雨欲来,疾风将起。忧时之士,早效杞人。然佐景不敏,颇具自信之力,信吾此旗帜一出,定可息狂风,止暴雨,而永永飘扬于光天化日之下者也!
曹颖甫曰 丰城之剑,埋光气于尘沙;荆山之璞,被猜嫌于燕石。伤寒、温病之聚讼,惟有历年,非经剖析分明、贯通融会,不惟仲师立方之功不能大白,而又无以钳温热家之口,使不敢抗衡于先圣。无怪近代庸工读仲圣之书,阳尊之而阴弃之也。佐景此论实能发仲圣之藏,使用古方者不迷于骈枝邪说,夫而后可以治伤寒,可以治温病,而泛应曲当,可以免聚讼矣。
謝謝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