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藥大學 第四屆國際經方班
廣州中醫藥大學,於今年十一月,在香港舉辦,第4屆國際經方班暨第14屆全國經方班,主題為「經方與疑難病」。很榮幸的,應主辦人李赛美教授的邀請,在經方班中,擔任主講人之一。 廣州中醫藥大學,以其經典臨床研究所為平台,創建了廣州經方班,歷經近20年,已成功舉辦全國經方班13屆,國際經方班3屆。歷屆主講人包括中國知名中醫邓铁涛、仝小林、郭子光、郝万山、刘清泉、黄煌、刘力红等等,及台灣知名中醫張步桃、林昭庚等等。
中工會中醫概論第五節課內容
昨天晚上,第五次上中工會中醫概論,介紹中藥,以清代汪昂的「本草備要」為主要資料。 中藥的搭配,比較像是「多維向量空間」的問題,當人體偏離了正常的平衡點,我們如何利用不同中藥的組合,把人體拉回到這「多維向量空間」裡的平衡點。很多「中醫現代化」的研究,都著眼在提煉單味中藥裡的某些「有效成分」。這種思維,來自西藥研發,把某種化學成分,和某種疾病,做一對一的連連看。如此的研究方式,在中西方已做了二三十年,雖然有一點點小的進展,整體而言,還是事倍功半,結果相當有限。 我們應該把這種「化學思維」改變成「物理...
中工會中醫概論第四節課內容
昨天晚上,第四次上中工會中醫概論,很快的講了一下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的循行,重點放在針灸治則的「整體觀」,譬如五行補瀉、原絡治療、俞募治療、會郄治療、八會穴、奇經八脈會穴的應用等等,而非「某個穴治某個病症」見樹不見林的一般學校教法。就像大城市配電系統出了問題,我們得先考量整個配電系統的電力調度及系統修復,而不是只想到某一個開關可以關掉某一戶人家的電冰箱。這個觀念,應該很簡單,但是對大部份的學生而言,卻很陌生。剛剛一位Stanford MBA學妹對我說,昨晚的課好難,其實沒那麼難,只是大家都習慣一般...
中工會中醫概論第三節課內容
上次上課後,大家有很多的問題,所以,第三節課內容有些改變,我們花比較多的時間討論「辨證論治」,針灸部分延到下一堂課。投影片其實無法代表上課的內容,只是方便我說明,同時也可以點出其中的問題。至於視頻,第一堂課時,麥克風沒打開,沒有錄到聲音,還好有學生的錄音,中工會正在想辦法讓影像及聲音同步。 中工會中醫概論第三節課投影片:CIE CM 03 另外,前幾次都有課外閱讀或參考資料: 第一次:倪海廈老師上海扶陽論壇的演講內容 第二次:Dr. Deepak Chopra的演講 ;feature=playe...
中工會中醫概論第二節課內容
昨天晚上,在台灣工研院北美分公司,上了中工會中醫概論第二節課,有更多的灣區朋友加入,課堂中的討論也更加熱烈。謝謝大家對中醫的好奇及熱愛,學生中有不少西醫及生化專家博士,期待激起更多的火花! 中工會中醫概論第二節課投影片:CIE CM 02
大紀元日報:2014北加州台灣大專校友會年會歡樂High半天
李宗恩醫師深度、豐富的人生閱歷分享讓與會者獲益良多。(攝影:大紀元記者林秀璟) 2月1日北加州台灣大專校友會(Taiwanese Collegiate Alumni Association)假金山灣區華僑文教服務中心召開2014年會,會中除新舊任會長交接外,經文處傅正綱處長亦蒞臨會場,立委趙天麟成為年會的神秘嘉賓,最後校友會會員在卡拉OK歡唱中樂歡天。 北加州台灣大專校友會前任會長林福鼎(Carl Lin)在新舊任會長交接中表示,從會長這個職位中學到很多,無論是組織活動或是協同工作中,大家相互幫...
中工會中醫概論第一節課內容
昨天晚上,中工會中醫概論課程,在台灣工研院北美分公司正式展開。現場來了許多對中醫有興趣的朋友,其中不少是灣區的知名人士,包括工研院北美分公司總經理、創投家、企業家等等,當然,也有不少我的老朋友及病人。 非常謝謝大家對中醫的支持與熱愛! 我還不確定錄影的部分如何與大家分享,這裡先放上投影片。我們也正在思考,是不是能整理成文字檔,方便與大家分享。 中工會中醫概論第一節課投影片:CIE CM 01
史丹佛演講 ─ Chinese Medicine: An Emerging Segment for High Tech
Topic: Chinese Medicine: An Emerging Segment for High Tech Date: October 12, 2013 (Saturday) 10:00am - 12:00 noon Place: Cypress Room, CIS Building, Stanford University (At the intersection of "Campus Drive" and "Via Ortega", Longitude: , latitude: )...
世界日報:健康手環 + 雲端專家 = 個人養生教練
以中醫為基礎,結合雲端專家系統的「智能健康手環」,可以點、滑觸控方式進行保健。(圖:陽氣提供) 記者王慶偉/巴洛阿圖報導 September 20, 2013 09:00 AM 陽氣健康管理科技(Young Qi)推出結合雲端專家系統與智能健康手環,以多重互動功能,當起「個人健康養生教練」,助人改善生活習慣與健康。創辦人李宗恩表示,此手環將推出「群眾集資」(Crowdfounding),並公開徵求名字。 李宗恩指出,手環以中醫為基礎,結合網路雲端上的專家系統記錄生活習慣,進行個人化...
遠見雜誌:新矽谷4〉新整合
半導體融入中醫,高科技植入醫療器材 作者:彭漣漪 出處:2013年6月號《遠見雜誌》 第324期 當已開發國家的人口逐漸老化,而新興市場的中產階級消費力崛起後,也漸漸注重健康,全球生物科技醫藥產業的市場,不僅穩定成長,更被認定是最符合未來需求的產業。 在這個趨勢下,美國不僅是全球生技產業的消費大國,更是研發與產業龍頭。說美國是世界最大的醫療市場也不為過。根據醫療專業調查公司Plunkett Research的資料,美國在2012年健康醫療支出是兆美元,占GDP17%,比例非常高。歐盟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