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次,我們從「蒐集資料」、「模式識別」、「中醫病理」開始討論中醫臨床看診的思維模式,再從「整體評估」、「現實條件」到「治療策略」,讓大家了解臨床看診不只僅僅是知識的應用,還得兼顧處理人事物的藝術。從臨床的角度來看中醫,可以讓初學中醫的讀者知道一個大方向,對於學習內容的先後緩急有些基本概念,不至於見樹不見林,不像許多初學中醫者,看了很多書,背了很多內容,真的面對病人時,卻覺得虛無飄渺,即使知道自己所學不足,也不知道到底是哪裡不足。

我們回頭來探討幾個細節。中醫病理部份,絕大多數學習中醫的人都認為「黃帝內經」為中醫最重要的經典,確實是的,「黃帝內經」包含了很多重要的中醫理論,雖然基於當時社會文化背景,「黃帝內經」和其它許多古書一樣,譬如論語等,都是以對話的方式來陳述,黃帝提一個問題,岐伯回答一個問題等等,這樣的寫作方法和現代科學教科書很不一樣,但是卻不影響它的邏輯性,是學習中醫必讀的經典。很多人一旦接觸了「黃帝內經」就非常驚艷,非常想整理出各種條理、對稱性、五臟六腑和天地各種事物的對應等等。這無可厚非,然而,有些人,特別是那些以前很會唸書的人,會非常想找出完美的理論,破解整個人類密碼似的,不斷地往一個字一句話裡鑽,而「黃帝內經」畢竟是一兩千的古書,或許部分遺失,或許部分誤傳,許多地方不太對稱、甚至好像有衝突,有些人會花很多時間與精力去研究,而忽略掉臨床上的實證與應用,念了幾年下來,可以說得頭頭是道,臨床卻一塌糊塗。我最怕這樣的人來教中醫,中國大陸電視台有許多講解中醫古籍的節目,講員說得非常好聽,舉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然而仔細研究一下,卻發現這些講員沒有什麼臨床治療重症急症的經驗,內容往往流於形而上的理論,反而誤導了初學中醫的人。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鼓勵大家直接讀「黃帝內經」等中醫經典,而不是只讀別人整理好的一堆圖表,或現代教科書內漂漂亮亮、對稱工整的內容,必須自己從原文前前後後的內容(context)中去理解,從臨床經驗中去體會。

接下來,「模式識別」的部份,東漢張仲景編撰的「傷寒雜病論」,也就是後代分成兩冊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是中醫另一本偉大的經典,也是學習「模式識別」最好的第一本書。和「黃帝內經」相比之下,「傷寒雜病論」的用字遣詞白話許多,加上有對應的治療方劑,「實用性」大增。然而,「傷寒雜病論」其實是「易學難精」,大部分的人學習「傷寒雜病論」時,都落入了「連連看」的模式。最常看到的情節是,初學者看到了太陽篇一開始對外感問題的論述,覺得太神了,桂枝湯、葛根湯、麻黃湯、小青龍湯等,加上很簡單的症狀連連看,竟然可以在短短幾天內治好西醫都束手無策的感冒,讓四周的親朋好友同事大大佩服,初學者就以為這就是學習中醫的方法,後面許多的章節也不用仔細研讀了,遇到了什麼病症,再去查看書中各個方劑的症狀列表。結果,真的遇到複雜一些的問題時,越治越糟,開始對中醫感到失望,漸漸就不學了,或者改用西醫的診斷為依據,再看看書上網上說這西醫病名用那個中醫方劑,反正就只是賺錢過日子,真的有問題就叫病人去看西醫。曾經有一位中醫教授,大剌剌到處告訴學生,「傷寒論」不就是治療感冒嘛,現在抗生素那麼方便,吞兩粒抗生素就解決了!

研讀「傷寒雜病論」時,除了文字上直接的敘述以外,至少得加上另外兩個主軸。第一個主軸是病理上前因後果、來龍去脈的探討,「傷寒雜病論」的病理論述是從「黃帝內經」而來,研讀起來,自然得和「黃帝內經」比對、並進。第二個主軸是從方劑內每一味藥材的選取、劑量、用意,反推原本看似簡單的病症敘述到底在說些什麼,在臨床治療上有什麼深一層的意義等,這又得和「神農本草經」及其它討論藥材的書籍一併研究。然而,以現在科學教科書的撰寫標準而言,「傷寒雜病論」比較像是上課筆記,沒有好的老師來帶領學生研讀,初學者很難真的深入其中的精髓。「金匱要略」的部份更是如此,學不好的人以為雜亂無章,學得好的人卻如獲至寶,臨床上可以幫助很多病情複雜又危急的病人。這十年來,「經方」在中國大陸中醫界非常火紅,然而,大多數的學習與研究還是圍著「傷寒論」的六經傳變打轉,對「金匱要略」的著墨相對少很多,非常可惜。

有了「黃帝內經」和「傷寒雜病論」的基礎後,「蒐集資料」、望聞問切的大方向及項目也就比較有頭緒,歷代也有不少很好的書籍討論,值得好好研讀、參考,我們就不在這裡一一介紹。重點是,不要偏執在望聞問切的某個單一項目,四診合參,蒐集資料的廣度及深度越足夠,「辨證」越能準確。這裡最常看到的「誤區」就是想找個「Holy Grail」,脈診儀也好,經絡儀也好,人體導電儀也好,人體能量頻譜分析儀也好,希望有個什麼神奇的儀器,接到病人身上,所有問題都「一目了然」。中醫「脈聖」李時珍在所寫的「瀕湖脈學」裡,開宗明義就劈頭大罵當時的大夫過度渲染脈診,而不知道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後代人只看到李時珍寫的27種脈象,卻忘了他當時的感慨與教誨。換句話說,即使有人做出了完美的脈診儀,也不可能對複雜的病情「一目了然」。即使大量使用科技儀器的西醫,也沒有什麼儀器可以做到對病情「一目了然」,更何況從「掌握病情」到「實質治療」,又是一個鴻溝擋在中間。

上面的討論裡,我們沒有特意提到針灸。然而,針灸、經絡是中醫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黃帝內經」包含了不少經絡的論述,而從「蒐集資料」、「模式識別」到「治療策略」,也和經絡、針灸有緊密的關係。明代楊繼洲撰寫的「針灸大成」蒐集了歷代許多針灸的討論,配合現代針灸穴位解說圖表,是不錯的學習方向。重點是,針灸不是哪裡痛下哪裡、按哪裡,有很多的理論及治療法則,得好好「辨證論治」,不然又流為「連連看」的遊戲。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一找我以前上中醫概論討論針灸的部份,或許會有些啟發,以後有時間,我們可以再專門來討論針灸的學習方法。至於推拿及其它外治療法,動手的技巧非常重要,必須請專注在這方面的專家來教導大家,我不能班門弄斧。

連續三篇文章,探討如何學習中醫臨床看診,雖然洋洋灑灑寫了不少,已經可以讓初學者花上很多時間與精力,然而,真的深入「實戰教學」,還有很多很多可以討論,臨床跟診學習更是必要的一個步驟與環節。不過,初學者不用心急,從這三篇文章討論的方向先去學習,誠實面對自己,知道自己對病情的把握度,先從簡單的問題開始治療,不斷地回頭重新研讀「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中醫經典,你會有更深一層的體會,臨床功力也會逐漸提升,那個時候再和重症急症經驗深厚的中醫師多討論,把自己能把握的範圍(comfort zone)擴大。

記住,學習中醫一定會遇到的三個階段:一開始會覺得中醫非常的神、非常的偉大,好像什麼健康問題都可以解決。慢慢的,你會發現臨床治療不是那回事,怎麼這個沒治好、那個也沒治好,開始沮喪、失去信心、甚至懷疑中醫到底是不是該像恐龍一樣被淘汰掉。這個時候不要放棄,只要你把握正確的原則與方向,繼續不斷精進自己的功力,你會走出陰霾,再度覺得中醫非常偉大,即使是複雜、危急的病例,你的療效會再次浮現,讓你覺得當初對中醫的喜愛及執著是對的、值得的。當然,到了第三個階段,代表你學習中醫的路才正式開始,就像空手道的黑帶,拿到初段黑帶,不代表你出師了、厲害了,只代表你有資格上擂台對打了,至於你能不能打贏對面那個黑帶五段的對手,那就看你自己了。

總之,學習中醫是一輩子的路,當你覺得累了、懷疑自己為什麼要學習中醫時,想想當初你為什麼想學中醫?是希望幫助家人的病痛,還是憐憫世人的痛苦?「不忘初衷」,你的人生會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