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會 中醫概論 (2015/01)第六節課內容
經過十二月底一整段的假期,中醫概論課程休息了一個月後,昨晚上第六堂課,討論六個真實病例:急性盲腸炎、臉部中風、食道癌轉肝癌末期 、嚴重鼻竇炎、臉上嚴重帶狀皰疹、甲狀腺惡性淋巴瘤。主要是希望藉由這些病例,來說明中醫不只是用來「養生」、「調理體質」,中醫是可以幫助急症及重症,很多時候比西醫還更快看到效果,而這些方法在中醫古書中都有脈絡可循,端看我們能不能融會貫通、靈活使用。 打開報紙、廣播、電視,很常看到聽到有人宣傳發明了什麼新的「中醫」治療方法、找到什麼特殊的草藥,或者什麼祖傳手法、秘方可以治大大...
中工會 中醫概論 (2014/12)第五節課內容
上次上課討論脈診,學生的反應很好,畢竟可以馬上找個人來試一試。一位學生回去後,特意去為她懷孕的媳婦把脈,她說真的可以把得到一大一小連續的滑脈,非常興奮,很有成就感,也跟教家人什麼是懷孕的脈象,讓大家都很驚奇。 為了讓學生們有更多可以「馬上試一試」的機會,昨晚我們討論眼診、舌診、及一點點穴位按診。不過,我得特意強調,無論是脈診、眼診、舌診、穴位按診,都是在蒐集「線索」,線索越多,我們越可以深入了解病人的情況,然而,每一個單一線索,都不足以確診。如果一個醫生只以單一線索來斷定病情,在普通的健康問題上...
中工會 中醫概論 (2014/12)第四節課內容
昨天晚上,中工會中醫概論第四節課,我們討論一般大眾比較好奇的「脈診」,上課很熱絡,比起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的古文,大家比較能馬上感受到自己及身旁朋友的脈搏。 脈診,原本是在「望聞問」三診之後,醫生對病情有了一些想法,再經由「脈診」來確認。如果「脈症相合」,醫生可以認定他的診斷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脈症不合」,醫生就得仔細思考為什麼會如此,得小心的評估治療的方法,因為在重病或複雜病情時,常常有脈症不合的情況,諸多歷代大醫都指出要「捨脈取症」,或者,你可以說這樣的脈象並非一般原因造成,而是有更複雜的...
中工會 中醫概論 (2014/11)第三節課內容
上週四為中工會中醫概論第三節課,介紹傷寒論太陽篇上篇。因為有一半的學生為上一期的學生,我不想讓他們聽重複的內容,又得兼顧新的學生,所以,這一次我試著以「太陽寒水」的思維,以比較直覺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傷寒論。 傷寒論太陽篇可以簡單的以大自然雨水循環的模式來思考,當海水被太陽日曬,蒸發成水氣向上,到了高空受寒為雨,下降到高山上,再順地勢流到大海。當太陽光線受阻,海水能量吸收不足,無法蒸發成水氣上行到高空,太陽表症開始出現,太陽篇上篇大致可以比對到這個思維。當海水無法蒸發,變成一攤死水,便開始了很多...
中工會 中醫概論 (2014/11)第二節課內容
第二節課,主要是想讓學生對黃帝內經有一些感覺,而不會害怕或排斥直接讀經典。現在的中醫學生,絕大多數都是讀「別人整理好的」教科書,那些教科書把中醫古籍的重點抓出來,整理又整理,把中醫理論歸納得很漂亮,把那些無法漂亮歸納的部份省略,這就好像給你一堆相片,想讓你了解美國大峽谷、南美亞馬遜雨林、北極冰山等,給你再多的相片,遠不如你自己去一趟來得深入,搞得中醫學生說得頭頭是道,臨床卻治不好病,實為本末倒置。 謝謝學生夫妻檔Helen和James幫忙錄音及整理錄音檔案,讓無法來上課的人可以在網上參與。不過,...
中工會 中醫概論 (2014/10)第一節課內容
這週四開始教中國工程師學會舉辦的中醫概論,有不少上一次的學生又回來聽課,加上新來的學生,現場挺熱鬧的,謝謝大家對中醫的喜愛與支持。新舊學生各半,對我是個挑戰,不能讓舊學生學不到新的東西,又要把最基本的東西講給新學生聽,得兩面兼顧。所以,我試著以不同於上一次的進程來講解中醫的基本概念,也試著不要太「學術性」,不讓學生覺得太枯燥。第一堂課的反應還不錯,期許有更多的人迷戀上中醫的美。 這裡是第一堂課的投影片:CIE CM II 01 謝謝學生Helen的協助,下面是錄音檔。 第一段:接下中工會會長的介...
心靈與能量 專題講座
第一節: 李宗恩博士:從臨床醫學看心靈與能量 李宗恩博士致力於以嚴謹的科學邏輯判斷來從事臨床醫學,甚少公開討論比較有爭議性的「人體能量」。然而,中醫的精髓離不開「人體能量」,李博士從臨床病例中觀察到很多的現象,以及其對各種另類科學研究的了解,對「人體能量」亦有不少著墨。這次應華美半導體協會的邀請,李博士首次公開討論從臨床醫學看心靈與能量,並分享其以「能量」為基本的人生觀。 第二節:樓宇偉博士:另類的中國夢:中西整合的科技、靈性與療癒 樓宇偉博士是在台灣的中華生命電磁科學學會於今年(2014)四月...
世界日報:美洲中工會 開課談中醫
為滿足矽谷科技人了解中醫需求,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將第二次開設短期中醫概論課程,於工研院北美公司開課,一共八堂。日期定為10月23日、11月6日、20日、12月4日、18日、明年1月8日、22日及2月5日。 全部課程由中醫師李宗恩授課,內容以中醫古籍「傷寒雜病論」及「黃帝內經」為主,同時討論高科技在中醫的應用。 李宗恩原是高科技企業家及投資人,因為父親罹癌,對傳統癌症治療方式產生疑問,進而轉向中醫。目前從事高科技與中醫結合研究。 他表示,中工會首次開設中醫課程時,不少矽谷科技人聽課之後表示,中醫比...
星島日報: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舉行短期中醫概論課程
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將從今年10月下旬開始舉行短期中醫概論課程。屆時將由醫學博士李宗恩授課,介紹皇帝內經和傷寒雜病論等中華醫學瑰寶,並且將中醫相對西醫的優勢闡述給聽眾。 李宗恩指出,目前很多學者認為中醫的科學道理不足。其實中醫也是從大量的臨床經驗出發,通過總結研究出的一套頗具效果的診療方法。並且在預防疾病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據目前醫學形式,預防醫學已經被各國認定可以大幅降低醫療成本,也因此一些國家開始關注中醫,並且認可中醫的一些醫療成果。 李宗恩認為,多年來,美國投入數百億元到美國醫療系統...
中工會 中醫概論 第二次開班
今年上半年應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的邀請,在工研院()開設了短期課程「中醫概論」,得到了不少的迴響。上次課程結束前,中工會就要我再次開班,我一直在忙,無暇開課。中工會多次催促,終於敲定十月第二次開班。地點仍然是在工研院北美分公司,日期暫定為 10/23, 11/6, 11/20, 12/4, 12/18, 1/8, 1/22和2/5的晚上七點到九點,如果我有要事出差,會在課堂中討論改上課日期。 這一次仍然是基礎概論,會有一部份和上次重複,以便上次沒來的學生學習。但是,這次會比較片重於傷寒雜病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