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教授:希望中國不要培養假中醫…中國把自己的寶貝當垃圾丟掉了!
(最近這篇文章在網路上流傳,我不確定這位記者的報導是不是百分之百準確,但是,文章的內容確實值得我們深思與討論。)
http://www.ntdtv.com/xtr/b5/2015/08/16/a1143732.html
波克特,一位謙和友善、年逾古稀的德國老人,一位受人尊敬的漢學家。他給自己起了個中國名字:滿晰駁,取意為「以飽滿的責任感反駁西方明晰科學的不足」。
他曾任德國慕尼黑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在歐洲,他不僅著名漢學家,而且是一位中醫學家。他的名片上印著:「德國慕尼黑大學漢學、中醫理論基礎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國際中醫規範辭典執行主編」。
他精通德文、法文、英文、拉丁文以及俄語等,中國話講得相當不錯。他的藏書甚豐,收藏的中文書籍有近萬冊。四書五經,老子、孟子,唐詩宋詞,紅樓、水滸,以至平妖傳,大同書無不研讀。他讀更多的,還是包括《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在內的諸多中醫典藉及現代中醫著作。
他的《中醫基礎理論》一書,風靡歐美,被譯成多種文字,並多次出版。他在德國慕尼里創辦過「國際中醫社團」,開展專題研究,並多次在世界各地舉辦學習班、報告會、學術交流會。數十年裡,矢志努力,耕耘不懈。
在一次專訪中,他談到了這樣幾個問題:
1、希望中國不要培養假中醫
波克特:德國是使用植物藥最多的歐盟國家,佔領了歐洲草藥市場的70%左右。據調查,58%的德國人服用天然藥物,85%的德國人認為天然藥物有效,毒性低。可是現在到德國和其他歐美國家的中醫師,大多數水平不高。有的人到中國進修中醫幾年甚至幾個月就開中醫診所,真正能用中醫理論和方法診病治病的中醫師不多,許多中醫師不會望聞問切。他們其實是假中醫。
中醫是一門科學,希望中國要嚴格掌握培養標準,不要培養這樣的假中醫,這對中醫在世界的傳播影響很不好。真正好的中藥也不容易買到,有些還是從其他國家進口的,藥效得不到保證,這很影響中醫藥在國外的聲譽。
2、中醫是成熟的科學
波克特:國外是有許多人認為中醫不科學。奇怪的是,居然也有許多中國的中醫們對中醫的科學性表示懷疑。我在世界許多地方講演,我一再強調中醫是一門成熟的科學。這是我幾十年研究而得出的結論。
什麼叫科學?在我看來,科學必須符合以下三條標準:
一、以正面經驗為基礎。 「正面經驗」是針對確鑿的事實而取得的實際效果。正面的事實與主觀的臆測是相對立的,離開了事實,科學便失去了形成的必要條件。所以「正面經驗」,是經驗的事實資料的積累,能夠重複和驗證的。
二、陳述的單一性。即在一定的上下文意中,具體名詞術語的含義是單一的。所陳述的內容都是有一致規定的,並排除其他含義,那怕是稍微相似的含義。
三、經驗資料的嚴格、合理的綜合。 「嚴格的」,是指不是任意的、含糊的和近似的;「合理的綜合」,是指從收集到的經驗資料中建立起合乎邏輯的聯繫。這種合乎邏輯的聯繫,就是這個學科的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能使人們對未來事物迅速做出有把握的靈活推斷,並使原有的結果再度產生。
按照這三條標準,可大致將二十世紀的各種科學分為精密科學、原始科學和偽科學。少數學科屬於精密科學,如物理、化學、天文學幾乎完全符合三條標準,是精密科學。多數學科只符合第一條,可稱為原始科學。離開了取得正面經驗的確鑿事實,則應稱為偽科學。
在現代醫學(西醫)中,絕大多數是原始科學的知識,只有一小部分是精密科學,其中還有較大的偽科學的成份。與此相反,中醫除了還有一部份是原始科學和偽科學的殘餘外,就絕大部分或者主體而言,應當稱得上是精密科學。
《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等等中國古代醫書的傳世,表明中國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中醫理論體系,而且很早就有自己的藥物學專著,確立了中醫學辨證施治的理論體係與治療原則。
我的好朋友、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院教授李致重先生在他的《中醫復興論》裡說:中醫學以陰陽五行學說為方法論,以證候為研究對象,形成了以藏象經絡、病因機理為核心,包括診法、治則及方劑、藥物理論在內的獨特、完整的理論體系。
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臟腑經絡、四肢百骸都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中醫認為人體與自然界也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中醫辨證論治所形成的診治疾病的基本法則,是中醫最突出的特色,也是西醫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這些結論性的觀點,我完全認同。
中醫是一種內容最豐富、最有條理、最有效的一種醫學科學。而西醫學的發展只有幾百年的歷史,大踏步發展只有幾十年。應當看到,它是藉助物理學、化學的方法和理論,作為自身使用的技術才發展起來的,事實上它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藥理學基礎。
從根本上說,西醫學還只是一種典型的生物醫學或動物醫學,還遠沒有發展到真正意義上的人類醫學。它將針對老鼠的實驗結果應用於人類。須知,人類與老鼠畢竟有天壤之別啊。當然,西醫在物理、化學方法基礎上發展的醫療技術是很可貴的,但技術與科學是兩回事。
西方醫學已進入方法學的死胡同,它不能像中醫那樣對個體機能失調作出精確的、特異的判斷,並進行治療。西醫盲目用藥的現像很普遍,動不動就用抗生素、激素,經常服用很容易造成藥物依賴,破壞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抗生素、激素的濫用,使高血壓、心臟病、血栓等等病症隨處可見。
我開始是學西醫的,而且在慕尼黑大學醫學系當過老師,也有行醫資格。如果不了解西醫,我就沒有資格批評西醫。當然,我決不是說西醫一無是處,這裡我是從科學與技術的比較上講的。從長遠來看,中醫應該比西醫有更廣闊的前景。因此,中醫藥學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3、中國把自己的寶貝當垃圾丟掉了
波克特:最大的問題是中國自己把自己的寶貝當作垃圾忽視甚至丟掉了。這是令人十分痛心的。
中醫藥在中國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但是對中醫學的科學原理認識不夠。就像剛才講的:居然也有許多中國的中醫們對中醫的科學性表示懷疑,這是問題的實質。中國至今沒有為確定其科學傳統地位而進行認識論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學探討,沒有從全人類福祉出發給予人道主義的關注。
近一百年來,許多人固執的相信用西醫的方法可認發掘和提高中醫,這樣做的結果,使中醫受到的是教條式的輕視和文化摧殘。中國的有關主管部門和許多醫生,表現出不可理喻的民族虛無主義,不承認自己民族醫學的科學性,不認真評價並確定中醫的價值,一味追求時髦,用西醫的標準和術語改造中醫,扼殺中醫。
可悲的是,當前這種狀況還在繼續惡性循環:在中國,雖然有「中西醫並重」的行政規定,但在醫療的事實上,中醫不能和西醫享有同等的學術地位。專門研究中醫的機構少,經費少,更危險的是研究方法的偏謬。研究人員沒能對中醫基本的方法論和認識論進行深入的研究,不能用深刻而又令人信服的論據去證實中醫藥的科學特點。
在中國,對中醫的歧視處處可見。中國的西醫師有157萬人,中醫師只有27萬。在綜合醫院中,中西醫的比例約為1:9甚至5:95。更奇怪的是,在中醫研究機構和中醫學院也存在這個問題,中醫院中,病歷90%是用西醫診斷學和病理學的術語寫的,能用傳統的中醫學理論和方法來診病和開方的,一種說法是不到一萬人,而且這些人年事已高。果真這樣,那就悲慘了!
種種跡象表明,中醫正在不斷走下坡路,走向衰落。這種傾向如不迅速而有力地加以扭轉,這個曾在理論上、實踐上達到最成熟、最有效的水平的醫學,將成為過時的東西。這不但對中國人民是不負責任的,而且對世界人民也是不負責任的。因為中醫的衰敗不僅是醫學上的問題,也是一個嚴竣的社會問題,會給一個國家的經濟帶來很大的影響。
美國2003年的衛生醫療費用是1.5萬億美元,這個數字相當於中國2004年的國民生產總值。中國13億人,如果沒有中醫,誰能支付起那麼高的醫療費用呢?到過歐美的人就會知道,歐美的醫療效果並不一定好,許多病的治療上並不滿意。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人跑到歐美做中醫呢?中國要保證老百姓的醫療,當然更不能缺少中醫。
其實我並不會在乎這位德國醫生說什麼,他在那裏說也不可能去改變什麼。重要的是 Dr.李
您在中醫界的聲望及影響力在兩岸及美國遠遠高於他,您比他對於中醫界的改變更具力量,
所以我並不在乎他說了什麼,我只看到您為患者為廣大的中醫研究者作了重大的貢獻,謝謝!
實在不敢當,我只是對中醫有熱忱,盡一己之力而已。
Dr.李:您太謙虛、客氣。對於德國老醫生我們也無任何惡評,他可能只守在德國,也沒能如您有機會到大陸去參加研討會,看看如今中國對於經方派正統中醫將再掘起之勢。其對中國之中醫還停留在清朝以後的階段,幾乎都是以補養為重的溫病方為主。
我們得先知道此德醫是否能治重症、能否轉陰實而化清揚再說,否則批判之文人人都會也實不可取。您與倪師治病之差別也快拉近了,倪師最令人敬仰的就是他對中醫藥及為文批西醫亂象的銳氣,實在無人能敵,相信這是許多人願意相信經方中醫可以起重症之處,也是他個人媚力之所在,,更令人看到他的堅持。
雖然我臨床上有不少不錯的醫案,我的功力還差倪老師很多,我一直在重複讀倪老師的教材及以前私下與我的通訊,每次讀到同一個段落,都會有多一份的啟發,特別是在臨床上遇到奇特的病例,我常常會會心一笑,了解原來倪老師當初講的,除了字面上的意義外,背後往往藏了更深入的思維。
看到您這段話,其實好像在述說我的心聲。我常來此看看也悟到了您的一些醫理用藥,同時繼續研讀倪的課本及 DVD悟出了更多以前看不懂的話語,真是感謝你們的提攜
李医师的学说,當然是非常重要,但多一位洋学者也对中医有同样的熱忱,幫助推广中医也有一定的作用。我们要很多很多的有心人来推广中医!
对于假中医的说法我也有同感,一些在中国唸中医回来的中医,很少用中醫理論来說病因,他们不大會望聞切。他们多只靠问診来出药。医疗效果也一般,一有特别一点的病,就叫病人去大医院(西医)。所以有一个說法,中医院教出来的中医,是破壞中医的一環。这要如果何去改变呢?
如倪老師常說的:「治好病的醫生說話」。我們應該讓能重複治好其他中西醫治不好的病的中醫來重新檢討目前中醫教育及臨床的方式,而不是讓「有點醫學背景的政治家」來制定中醫的系統。
李醫師說得好!
With regard to the second criteria of science, is there a definite book that would specify how the popular terms such as Yin, Yang, Qi, Xue should
be interpreted in different contexts ?
Can you elaborate your question further? I am not sure if I understand your question well.
Take Yin and Yang, for example, when the context is seanoable change, their meanings are different from Yin, Yang in the context of body organs.
There are also Yin, Yang referring to the gender
of a person.
Please take a look at my article https://andylee.pro/wp/?p=2663.
說的是沒有錯.這裡分享一個中西合併比較不同角度. 有時候, 從錯的角度, 去看一件事, 也會有不同的價值.
西醫的問題貌似在於, 沒有一個系統的胡亂嘗試, 腳痛醫腳那樣, 然後西藥, 因為缺少一個系統 , 藥物的副作用, 也就限於, 治療的目標(比如降血壓的藥, 沒造成血液毒素致死就好, 其他不管). 如果說, 有辦法用一個系統性的辦法重建西醫的系統呢? 比如藥物副作用利用大數據, 來建構模組 (eg.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175440/) 當然, 中醫可能遠遠超過西醫數千年, 但是, 在人類2次重新建構醫病系統架構的過程中, 會有機會去發現,許多why 的答案(因為,過程中要不斷debug或修正而被逼著去找出答案).
西醫有了系統之後,也不會那麼嚇人或野蠻.這才是真正的中西科學整合.中醫,也才有機會再次被繼續開發.而不是停留在幾千年前的水平. 試想, 未來要是植物種類大量減少, 那本草綱目是不是就廢了? 形廢了,那它的精神呢…..?
如果中醫,一直用對立的方式,去看待西醫這個小男孩(西醫幾百年歷史)到處頑皮.那變沒發揮承先启后的精神了…
中國可能走了形, 少了精神. 在承先启后的路上方法錯了, 但是錯誤的嘗試,也是一種學習的經驗,檢討他正面的價值在哪裡?不是一昧的切割與批判(Don’t throw the baby out with the bathwater.) 許多人覺的中醫滅亡很慘,又可悲. 但是, 如果它傳統的精神留下了, 形進化成新的形式(比如,不用針, 而是某種能量激光代替,等等), 也是挺好. 每一次成長, 都會捨棄一些東西. 如果有一天醫學因為病不再存在而變成歷史. 這是多好的事呀! ( 有時別被文字綁架了…看到滅亡糾心….)
中醫得先回歸到臨床療效得基本面,而非一堆中藥化學成分的研究等等,重症急症的臨床療效卓越,才能說服主流科學界來了解及接受中醫。
所谓“最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