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96.1:中醫角度治療尿蛋白
案例一:石女士,蛋白尿是否適合中醫的治療? 蛋白尿的現象中醫認為與肝、腎有關,平時可以觀察尿中會有泡泡經過許久還存在,甚至有味道,中醫可以治療,只要找到根本的問題即可,中醫不會只由西醫的單一病名來治療病患,造成疾病的原因可能數種,但是表現出來的症狀卻相同,而西醫治療的方式往往只針對症狀,而沒有根本的解決方法。 臨床上所見血尿的問題有可能是腎結石經由尿道,將尿道劃破所造成的現象,患者有可能有背痛,甚至中醫可以藉由身上的"腎石點"按壓來檢查腎臟的反應。先前有位病患,長達十年之久有鏡下血尿的現象,經過...
FM 96.1:中醫解析D68流行感冒的本質
在美國加州50年前就有D68的案例,現今還沒有疫苗可以消滅D68病毒,對中醫來說,和所謂外感的現象很相近,而這類病毒會伴隨著有腸胃不適的症狀發生,中醫應對到"葛芩連湯證",假使再繼續傳變下去,就會有"入裡化熱"的情況,正是所謂的"大小青龍湯證",體內的津液流失,舌象乾紅,這個過程大約需要一個星期,此類病毒一開始雖然只有外感加上腸胃的問題,如果沒有即時的將症狀解除,將會延續造成肺家的問題。中醫的好就在於,中醫不管病毒的種類,而是將身體不平衡的環境調整,如此就能將病毒排外,反觀西醫的疫苗設計,一種疫...
FM 96.1:中醫眼中的漸凍症
臨床上有經手幾例"漸凍症"的病例,患者的意識清楚,但其運動神經元漸進性退化造成全身肌肉萎縮無力,與臨床上的"重症肌無力"以及"多發性硬化症"有所區別,重症肌無力其臨床表現主要容易疲勞且肌肉無力的現象,多發性硬化症則是由於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的中樞神經系統,這三者都有相似之處,但發病原因各不相同。 中醫基礎理論並無探討"神經"的範疇,中醫主要專注於辨證論治所觀察到身體的現象,我們觀察到肌肉無力的現象,由脾臟下手,脾主四肢、肌肉,診斷時也可觀察到這些患者脾虛得嚴重,同時也伴隨著"寒象"的發生,和癌症的極...
FM 96.1:喜劇明星憂鬱症
很多研究數據顯示,長年服用抗憂鬱的藥物,會增加暴力頃向,也會增加自殺與殺人的機率,但是服抑鬱性藥物只有表面上的穩定,淺意識中病情卻可能更嚴重。我有一些憂鬱症病人,總是講不出自己到底腦內哪些有問題,若從中醫角度看憂鬱症,主要是肝與肺的問題,有時候也牽涉到心臟跟脾。 若肝不好,情緒起伏就大,很容易暴怒,肺氣不順者,則會出現不願意曬太陽、不願意面對外面的人,不願意社交等狀況,中醫都有辦法調理。我曾經有個六年級小朋友的病患,因為躁動,無法專注,經我診斷是肝跟脾的問題,調理之後改善許多。 我母親在我父親過...
FM96.1:中西醫對女性長鬍鬚的不同見解
中醫以一個宏觀的角度來審查人體,將人體視為一個黑盒子,收集所有身體的訊號,反推回去身體內的情況,很多朋友可能會覺得中醫的診斷結果跟西醫相差甚遠,甚至有些西醫覺得中醫根本是在開玩笑,今天舉一個真實的案例,其背後的道理先前我們有提到。中醫認為,女性的乳水充盈,在西醫所謂的排卵期乳房會脹大,藉著"心陽"由"任、衝"二脈將乳水向下引至子宮,接著心與小腸相表裡,小腸的熱將子宮溫暖,將乳水變成經血,此循環就是所謂的經期。 在臨床上看到許多女性有所謂的經期不順,造成的原因有數多種,平時嗜食冷飲的習慣,抑或心陽...
FM96.1:傳統針灸被加拿大列入醫療體系
去年在加拿大法律通過,低收入的病患可以免費得到針灸的治療,加拿大的健保制度相對於美國要完善,其中醫療制度裡有包含針灸治療在內,而最高級的西醫師可以進行針灸並且開藥,並且去年在澳洲也將中醫的治療列入有效的治療方式,德國也將針灸列入了醫療系統,先前到加拿大旅遊,發現他們對於中醫的接受度很高,反倒是有些中國人帶著有色的眼光在看中醫。在UCLA有個東-西方醫學中心,他們也做了很多與中醫針灸相關的報告,但可惜的是目前與中藥相關的治療方式並未受重視,有可能中藥在學習與研究上相對於針灸較為困難。 日前有一個治...
FM96.1 : 壓力導致的疾病
壓力其實靠休息是不夠的,最近很多研究顯示睡眠來減壓是不夠的,需要將舊有的慣習改進才能達到休息的效果。中醫對於壓力的見解已有數千年之久,由於壓力對於肝臟的影響非常大,肝臟不好就會剋到脾土,自然就會產生水腫已及血糖上的變化,而脾不好就會影響到飲食,就像有些人胃口好,有些人胃口差,而脾虛後水的運化差,中醫所謂的"水"當中也包含油脂,所謂的痰飲和水,水循環差就會產生許多問題,包括胰島素的變化,在中醫胰臟是屬於脾臟的一部分,因此脾的問題連帶會產生胰臟分泌胰島素的紊亂。 臨床上許多病人表面上訴說自己生活上沒...
FM 96.1: 當中醫療法遇到重症疾病
當重症病患得知自己罹患疾病時,其實他的心理會造成身理的健康下降很快,再這舉一個案例,一位病患平時感冒嚴重,傷口難以癒合,看來是一例血友病的例子,家屬緊張的將他送到西醫院,果然確診是血友病,西醫要求進行骨髓移植,還有放化療的手術,這位母親很有勇氣的不讓他進行這些手術,堅持態度到要上法庭了,母親犧牲自己的時間,親自控制小孩的飲食,幾年過後,小孩仍然健康的生活著,經過西醫的診斷後,也沒有發現任何異狀。就像臨床上也些病人也跟我說,在一生中總會有幾個月或一兩年身體狀況會非常差,反覆的生病,人體本身就是個動...
FM96.1: 用愛與感恩的心面對癌症
主持人:今天邀請到Ann女士來到節目中,在2009年被確診為肺腺癌,經過了西醫各種治療方式,現在透過中醫治療來維持身體。 Ann:當初得知自己生病時,其實很猶豫是否要接受治療,在隨後的三年內,拜訪過大陸、香港、台灣許多醫師,由於他們認為我的身體狀況很不理想,也被許多醫師拒絕看診,至尋訪名醫之旅的旅程,就這樣走到了北加州來了。在一開始抗癌的過程都著重在西醫治療,治療的過程真的很辛苦,經過了放療、化療,但一直不願意開刀,也經過抽取骨髓進行幹細胞的移植,當中兩年的時間也持續施打營養針來維持體力,那些年...
FM96.1: 感受患者勝過看醫療數據
因緣際會上周末到史丹佛大學遛狗,遇上了醫學院的畢業典禮,聽到今年邀請到很有名的西醫致詞,他在2010年榮獲美國人文藝術獎,致詞當中他提及"西醫看到的數據,是不夠準確的",如果在醫院可以親自接觸病患,親自關心病患的身體感受,病人的感受是最好的診斷,這段話在中醫聽來很貼切,我們藉由望、聞、問、切來診斷病情,詢問病人的自身感受,確實透過體溫計探測的人體溫度,與病人自身的感覺時常有差異,過去二十幾年來,西醫慢慢的走向所謂的專業化,相信數據大於病人自身主觀的想法,甚至依照數據來判斷病人的存活率以及壽命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