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有感

中醫不科學的證據?

一位史丹福大學教授轉給我一篇網上爭議的文章,文章的論點是中國大陸中醫大師專家們對新冠的辨證都不一樣,有的說是寒濕、有的說是溫熱、有的又說是分不同型等等,完全不一致,甚至彼此有衝突。文章作者認爲這代表這些中醫大師專家們根本搞不清楚新冠是什麽,更代表中醫不科學,隨便由人主觀地說是寒是熱是實是虛。 其實,文章作者的推論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一門嚴謹的學問不應該出現這樣的分歧。然而,文章的結論是錯誤的,並非中醫不科學,而是現在中醫學術界普遍存在的問題。 新冠疫情剛剛發生時,我們就解釋過,中醫不管新冠是什麽病...
閱讀全文

倪海厦老師辭世十週年紀念(2) – 感念倪老師

我不是跟隨倪老師最早的學生,也不是和他學習最久的學生,但或許是和他機緣最特殊的學生。我和倪老師的互動,或許也和絕大多數的學生們不一樣。許多人覺得倪老師很嚴厲,我從來沒有看過倪老師生氣,許多人不敢打擾倪老師,我和他半夜在網上聊天,一聊就是幾個小時,許多人見到倪老師即拘謹恭敬,他卻拉著我去飆車,尋求放開的自我 。 這次倪師母決定要出版倪老師過世十年的紀念文集,好幾位師門下的前輩和後進聯絡我,希望我多聊聊我認識的倪老師。許許多多的往事,一大堆的網上對話及電郵,大多是我和倪老師的私人事情,以及彼此對許多...
閱讀全文

不要強加中國地理特徵於中醫理論

對中醫有些基本認識的讀者大概都知道,「東南西北」對應「生長收藏」、「春夏秋冬」、「木火金水」等,這是五行理論的基礎。毋庸置疑,這樣的方向概念,對歷代醫家的理論思維有很大的影響,在臨床治療方法上,也有非常多的表現。我們也常常在書籍中看到中國東南方濕熱,西北方乾寒,西南方山高,中原土壤肥沃等的敘述,然後把這些中國地理特徵加在人體各種問題的討論上面。 地理環境及氣候,當然會對人體有很大的影響,更何況中醫很多的論點本來就是從觀察天地變化而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維,在中華文化上也是...
閱讀全文

不要牽强附會、過度解釋

歷代醫家多為文人,文學造詣佳,也多半依循儒家思想。這本來是件好事,然而,在嚴謹實證的學科上,難免產生牽强附會、過度解釋的現象。我們來編造一個簡單的故事,看看讀者覺得如何: 幾位文人在山中小徑步行,秋天落葉滿地,詩意十足。突然,他們看到山壁上有人潦草地刻了「前方看似馬」五個字。沒人知道刻字之人指的是前方看起來有匹馬,還是有個像馬的大石頭,是像整匹馬、馬的頭、還是馬跑起來的感覺等等。第一位文人搶著説話: 「 哎呀,這個寫得好,前方風吹落葉滿地起,如同野馬奔騰、馬鬃狂飃一般 。」 第二位文人聽了不以爲...
閱讀全文

子宮切除無害?

臨床上,常常遇到病人告訴我,他們的家庭醫生及婦產科醫生都說,只要不再生小孩,子宮切除沒什麼害處。真的嗎?黃帝內經:「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桓之腑。」以中醫的角度而言,子宮及卵巢,即女子胞,不僅僅是為了生小孩,對人體內部的整體運作而言,有更多的功能。當然,這樣的中醫解釋,家庭醫生及婦產科醫生根本不理會,而有些病人雖然相信中醫,想想西醫的勸導,以及需要麻煩地服用中藥幾個月,那還不如乾脆把子宮切除算了。然而,即使我們不管中醫理論,純粹以西...
閱讀全文

可憐無知的病人

最近看了一位病人,華人,中年女性。2009年腸胃道不適,脹痛、乾嘔、消化不佳等,到西醫院檢查,沒有發現什麼問題。我仔細聽了病人陳述當時的症狀,其實是肝膽問題影響到脾胃,並不難解決,一些清肝膽、平胃的中藥就可以治癒,不過,這並不是這篇文章討論的重點。病人看了西醫以後,雖然被告知沒什麼問題,還是胃脹痛等,於是開始胡思亂想,覺得自己是什麼不治之症,非常緊張擔心,進而產生了憂鬱的症狀。 十多年來,病人為了治療憂鬱症,到處尋醫看診。當地的三甲西醫院要她服用精神科藥物,病人不願意,改到三甲中醫院看診。三甲中...
閱讀全文

斷章取義的危險誤謬

倪海廈老師的人紀中醫教學内容讓很多人驚艷與震撼,非常多對中醫有興趣的人紛紛加入學習的行列,這除了讓盜版斂財的現象極爲猖獗外,同時也產生了另一個奇特的現象:許多人把倪老師的教學視頻剪輯成一小段一小段,每段幾分鐘,自己再加上標題及注解,在各個網路管道免費和大家分享,方便大家學習。這樣看似「好心推廣中醫」的行爲,卻往往讓人斷章取義,誤導眾多的學習者及病人,導致更大的問題。 譬如,網路上流傳一小段倪老師講解使用生附子治療白血病的剪輯視頻,約四分鐘左右。如果只從這段短短的視頻來看,會讓人認定倪老師告訴大家...
閱讀全文
行醫有感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昨天晚上收到一位中國大陸病人的來函,告訴我他們把中藥方包好,寄到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幫助那邊朋友們渡過新冠疫情的難關,這讓我很感動。 ================ 李老師晚上好啊,有一件小事回饋給您,向您表示感謝,在這次新冠大流行中,您直接或間接的幫到了不少有緣人,我們這次是親耳聽到了有效回饋: 2020年7月份,我們陸續的安排診所的基本通方(見:疫情下的三個小故事 )和國家公佈的清肺排毒湯(生半夏代替薑半夏及18g生石膏同煎),免費郵寄給巴基斯坦、孟加拉的一些朋友,想著可能在他們無助的時候,...
閱讀全文

對抗醫學的困境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好像快要把疫情控制住了,出現了英國變種病毒,還沒搞清楚狀況時又跳出更危險的印度變種病毒,正在苦惱時,又冒出結合英國變種和印度變種特性的越南變種病毒,傳播力及致死率不斷提升,搞得全世界醫學專家焦頭爛耳,社會大眾人心惶惶。 為什麼會如此?其實,這是幾十年前就已經被許多人預知的結果,也就是對抗醫學遲早要面對的困境。所謂對抗醫學,簡單的說,就是人體受到細菌及病毒攻擊時,想盡辦法把他們「殺死」,即使病毒無法直接殺死,也得想各種辦法阻擋病毒複製,讓他們「絕子絕孫...
閱讀全文

聰明才智 – 養兒育女必須知道的21件中醫知識(21)

養兒育女系列文章到了最後的段落,我們來討論一個許多父母都想知道卻常常揠苗助長的題目:如何讓小孩子變聰明、學習成績優異。 提到中醫幫忙增强聰明才智,許多人會想到「補腎」、「提清陽上頭」、「加强氣血」等等。爲什麽要補腎?中醫認爲「腦為髓海」,髓屬於腎家,想「補腦」也就想到了補腎。提升清陽,或者說提好的水上頭,能讓人耳聰目明、神清氣爽,自然也就應用在提升頭腦的功能。而加强氣血,是對人體整體功能的輔助,好比加强後勤補給,前方戰線的各種機制才能好好發揮。 《東垣試效方》中有個知名的方劑,「益氣聰明湯」,常...
閱讀全文